•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四川綿竹:“以改抵費”助力民宿換新顏 讓“歇腳處”升級為“心歸處”

    2025年08月29日17:56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云水?山院” 外景。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云水?山院” 外景。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一場秋雨過后,空氣里帶著絲絲涼意。通往四川德陽綿竹市清平鎮圓包村的柏油路被沖刷得油亮,倒映著“云水?山院”民宿翹起的飛檐。民宿里,民宿業主付元軍與居住在此的客人李鳴劍坐在庭院的長椅上,一邊品嘗著香茗,一邊暢談著生活中的趣事,這份溫馨與和諧讓“云水?山院”充滿了濃濃的情誼,更添了幾分家的溫暖。

    緣起

    來自綿陽的游客李鳴劍是一名退休軍人,他既是民宿的客人,更是民宿的“投資人”。2022年,他到清平鎮避暑游玩時住進了付元軍的民宿,閑聊中得知其兒子是退伍軍人,正和父親一起經營這家民宿,只是設施有些陳舊,生意不算紅火。作為退休軍人,扶持退伍軍人自主創業的念頭在他心里扎了根。

    2023年夏季,李鳴劍再次來到清平鎮避暑,徹底愛上了這里的秀麗山川,并被付元軍一家的真誠淳樸所打動。經過一番慎重考慮,他有了一個大膽的念頭——出資幫付元軍改造民宿,出資費用抵扣房費,這樣既能幫助他們改善經營狀況,又能讓自己有個常來常往、放松身心的好去處,說不定還能帶動當地旅游發展,造福一方。

    在得到妻子支持后,雷厲風行的李鳴劍立即找到付元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時難以置信的付元軍在驚喜和猶豫中反復拉扯。細細思索后,他還是答應了李鳴劍的提議。“礦山關停后,家里沒有了經濟來源,我們便騰出了家里的房屋用于經營民宿,試圖在這片青山綠水間開辟出新的出路。”付元軍說,由于缺乏管理經驗,游客退房和入住時常常手忙腳亂、狀況頻出,加之因資金原因無法對民宿提檔升級,與周邊新興的民宿相比,競爭力越來越弱。李鳴劍的提議就像一場及時雨,為他們一家帶來了新的希望。

    聚勢

    雙方一拍即合后,改造工作便從一間房屋開始。李鳴劍憑借著自己的經驗和人脈,從設計到施工,全程親力親為,成為了民宿里最忙碌的人。他根據清平鎮的自然風光和民宿的定位,將這間房屋打造成了一個充滿田園詩意的空間。木質的地板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墻壁上掛著當地的手工藝品,窗戶采用了大面積的玻璃設計,讓陽光可以毫無阻擋地灑進房間。

    隨著改造工作的推進,民宿的每一處角落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但光有漂亮的“外表”還不夠,規范且高效的管理才是長久發展的關鍵。在與付元軍商量后,李鳴劍將部隊里的規范化管理因地制宜地運用到民宿經營中來。隨著規范化管理的逐步實施,民宿的運營越來越順暢,服務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的目光。

    “在這里游玩時,發現民宿的管理規定十分有條理。在結識了李大哥后,聽說了他‘以改抵費’的故事,很有感觸。”來自綿陽的高遠梅是一名退休職工,這些年她一直想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養老,青城山、峨眉山她都去過,卻最終因為民宿業主付元軍與李鳴劍之間的信任和清平鎮的生態環境、交通便利等優勢,選擇留在這里,并提出了想要通過“以改抵費”的方式加入到民宿的改造中來的想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改抵費”的模式在游客中逐漸傳開,越來越多的人被這種新穎且富有意義的方式所吸引。從2023年到2025年,通過“以改抵費”助力“云水?山院”民宿提檔升級的游客從李鳴劍一家發展到5家,投資金額達到近100萬元。

    這場由更多人參與的民宿改造熱潮,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蓬勃開展起來。原本破舊的庭院被改造成了一個充滿趣味的休閑區,有溪流假山,有古樸涼亭,品茶賞景、聊天休閑皆相宜。12間客房煥然一新,巧妙地分布在庭院周邊,與休閑區相得益彰。民宿的餐廳也進行了升級,干凈整潔的用餐環境讓人眼前一亮,客人們可以在這里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欣賞青山綠水,感受著微風拂面的愜意,享受著這份遠離喧囂的寧靜與美好。

    煥新

    2025年的盛夏,“云水?山院” 徹底換了新顏。寬敞明亮的大廳周邊布置著生機勃勃的綠植,其枝葉繁茂,盡顯盎然之態。更有活力充盈的魚兒在水中悠然游動,為整個空間增添了靈動之美。房間里,空調、熱水器等設施一應俱全,床上鋪著干凈的棉絮,透著陽光的味道;院子里,涼亭下擺著藤椅,客人們拉著手風琴,悠揚的旋律在微風中飄散開來,引得樹上的鳥兒也跟著歡快啼鳴。“從6月30日就在這里住下了,這里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游客陳興全暗自思忖,往后每年都要來這里避暑,把身邊那些同樣喜歡清靜、愛享受自然的朋友都推薦過來。

    如今的“云水?山院”早已不是當初那個簡陋的 “歇腳處”,而是游客的 “心歸處”,每一位客人都能在這里找到歸屬感,盡情享受這悠閑愜意的盛夏時光。眼下,民宿的預訂量持續攀升,預約時段已然從今年8月一路排到了明年8月,甚至在旅游淡季也保持著較高的入住率。“現在每月收入比以前翻倍,日子越過越有盼頭了。”付元軍笑著說,按約定李鳴劍他們能在這兒免費住上好幾年,可他們每次來都會自費為民宿貼補。有時添置些新的綠植,讓民宿處處充滿生機;有時換上嶄新的桌椅,提升客人的用餐體驗。付元軍心里既感動又過意不去,總想著找機會回報。這份雙向奔赴的情誼,讓民宿越發有了人情味。

    看到民宿如此受歡迎,口碑越來越好,作為游客的李鳴劍感慨萬千、自豪不已。“當下正值鄉村振興與推動文旅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們來到這里,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自身養老避暑的需求,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在清平鎮特別圓包村這個地方,帶動一批人走上致富之路。目前來看,我們已朝著這個目標邁出了第一步,有了一個小小的示范成果。”李鳴劍說,未來的道路依然漫長,但群眾渴望改變家鄉面貌、增收致富的愿望極為強烈,他盼望著能一直見證“云水?山院”民宿乃至更多民宿的成長,為清平鎮注入新的活力,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

    一場“以改抵費”的約定,讓一間普通的民宿煥發新生,更連接起一顆顆真誠的心。在清平鎮的青山綠水間,“云水?山院” 的故事還在繼續,它不僅見證著鄉村民宿的升級蝶變,更訴說著人與人之間最樸素的信任與溫暖。在這里,游客與民宿業主攜手共進,共同創造了一個充滿愛與溫暖的“心歸處”,讓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能找到心靈的慰藉和歸屬感。(李露平)

    (責編:羅昱、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