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5年間,新禾村實現從負債村到集體富強!

    2025年08月29日14:2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步道。汪修橋供圖
    步道。汪修橋供圖

    在嘉陵江與聞溪河的交匯處,廣元市劍閣縣江口鎮新禾村正譜寫鄉村振興的動人篇章。作為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移民搬遷村,該村下轄6個村民小組,轄區面積9.6平方公里,779位村民在650畝耕地上辛勤耕耘。2021年,面對村集體5萬元債務困境,新一屆村兩委臨危受命。五年間,他們帶領新禾村實現從負債村到集體富強的華麗轉變,勾勒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足的和美鄉村新圖景。

    集體經濟涅槃:從負債5萬元到年營收破10萬元

    盛夏蟬鳴中,漫步新禾村江岸步道,微風拂來陣陣清涼。步道綠樹成蔭,花香縈繞,宛若世外桃源。江畔人影綽綽,或拋竿垂釣,或扎營露營,或悠然信步,人人臉上漾著幸福笑容。新禾村以詩意水鄉風情,吸引越來越多游客前來打卡,感受這份寧靜美好。

    這份美好圖景的背后,凝聚著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的風雨兼程。他們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組建村組合作社,精心打造特色產業園區,大力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更提煉出28字致富經——“頂種柚梨輔種藥,中種桑葚兼養殖,水岸旅游加垂釣,民宿再助農發家”。在科學產業思想引領下,新禾村經五年開拓,成功探索出多業態融合的特色產業富民之路。

    如今,新禾村建成集會議接待、休閑娛樂、餐飲住宿于一體的星級民宿,年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旅游增收15萬元;建成特色種植園300畝(梨園20畝、紅心柚265畝、桑葚園15畝),種植增收5萬元;牛羊存欄300余頭,水產養殖2萬斤,養殖增收15萬元。各村組產業園年穩定收入近10萬元,扣除成本與再投資后,累計分紅3次近15萬元。村民腰包日漸充盈,笑容與日俱增。

    今年是新禾村第三次分紅,在分紅現場,脫貧戶劉占財捏著嶄新鈔票笑道:“年年領分紅,隔壁張老漢眼紅得很,都想搬來做鄰居哩!”哄笑聲中,這份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正是“產業富民”結出的碩果。村民鼓起的腰包與燦爛的笑臉,成了最生動的廣告。站在嶄新村委辦公室前,望著生機勃勃的產業園,張老漢落戶的玩笑話,正悄然醞釀成令人欣喜的新趨勢。

    舒憂解難: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

    穿行于嶄新的鄉村道路,林蔭間忙碌的身影映襯出新禾村的和諧安寧。這里曾是我縣掛牌信訪村,鄰里糾紛頻發,如今卻煥然一新。

    為扭轉局面,村兩委推行“問題發現在一線、解決在基層”工作法,首創“書記熱線+網格聯動”調處機制。班子成員每周三天扎進農家院壩、蹲點田間地頭,褲腿沾泥摸排糾紛,傾聽民聲建立臺賬;壓實網格長責任,確保鄰里口角、田地界址等瑣事就地化解。面對陳年積案,調解室常燈火通明至深夜,班子成員化身“和事佬”,以“情動人、理服人、法為界”三步調解法啃下硬骨頭。五年累計調解家庭矛盾20余起、土地糾紛5起,跨度十年的“釘子案”悉數清零。

    如今“有事找村里”成了村民定心丸,“信訪村”蛻變為“零上訪村”。村兩委用腳步丈量民情的工作作風,贏得鄉親深厚信任,村民大會上常掌聲雷動。在新禾村,土地邊界爭議抑或家庭鄰里糾紛,總能找到公正解決方案。

    集體經濟惠民生,村容村貌展新顏

    盛夏時節,滿載皇冠梨的合作社貨車在林間水泥路上轟鳴不息,向行人傳遞著豐收喜悅。為讓集體經濟成果惠及全民,村兩委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經協調推動,全村鋪設水泥道路13.5公里。這些蜿蜒道路串聯起星羅棋布的產業園,雖不寬闊,卻承載著村民致富新希望。村兩委更依托集體收益,實施道路亮化、濱江步道、休閑廣場、親水平臺、生態護岸、無害化廁所改造及污水管網建設,顯著提升村容村貌與生活品質?!鞍l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在此生動彰顯。

    靠養殖脫貧的神國清常感慨:“誰能想到短短五年,戶戶通大路,家家亮路燈?”這深刻變遷不僅解決村民燃眉之急,更深層推動了鄉村振興。系列舉措既鞏固脫貧成果,更樹立振興典范,激發村民創新精神,彰顯“惠民生、展新顏”的深遠意義,為共同富裕鋪就堅實基石。

    初心不改,砥礪前行

    今日新禾村,群山疊翠,碧水瀠洄,鄉村振興號角嘹亮。集體經濟如椽巨筆,在廣袤大地揮毫繪就“產業興旺、百姓富裕、鄉村美麗”的壯麗畫卷。特色產業如雨后春筍,集體收入穩步增長,村民臉上綻放自信與希望的笑容,共同譜寫新時代鄉村華章。

    作為新禾村發展領路人,劉思強書記道出村民心聲:“若獲連任,我定不負信任,核心目標始終如一——引領村集體經濟突破20萬元大關?!保ㄍ粜迾颍?/p>

    (責編:羅昱、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