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利州:“森林糧庫”崛起

近年來,廣元市利州區堅定踐行“1456”總體發展思路,突出發展木本糧食、木本油料、森林蔬菜、森林藥材“四大產業”,大力推動核桃提質增效、油橄欖掛果攻堅、油茶拓展擴面、竹筍持續培優和林下種養精準提升“五大工程”,全力創建“省級林糧高質量發展縣”。
林中聚“寶” 吹響振興號角
站在海拔800米的林間觀察臺俯瞰,寶輪萬畝核桃基地蔚為壯觀,低改后的核桃林整齊挺拔。“我們實施了品種改良和水肥一體化管理,產量和品質大幅提升。”利州區林業局工程師張忠榮指著長勢良好的核桃樹說,“今年,全區核桃干果產量預計4.4萬噸。”
距離海棠溪村不到80公里的萬畝龍脊山林業生態產品示范園區里,村民們穿梭在油茶樹間,管理套種的茶葉、陳艾、赤菇等。“我們計劃到2030年將油茶種植擴大到1萬畝。”項目負責人陳兵介紹,“同時引進精深加工企業,開發茶油精煉和副產品綜合利用,延伸產業鏈。”
在榮山鎮油橄欖基地,漫山遍野的油橄欖樹郁郁蔥蔥,枝頭已經掛滿了青果。技術人員正在檢測土壤濕度,指導農戶進行科學管護。“我們推廣‘科拉蒂’、‘豆果’等良種,掛果率逐年提高。”基地負責人李小飛說,下一步將引進培育橄欖油精深加工企業,開發養生、保健、美容等產品,打造林旅融合新業態。
林下生“財” 生態經濟雙贏
林下經濟是利州森林糧庫建設的一大亮點。在寶輪鎮學工村森林藥材基地,村民們正在林下采摘天麻。“林下種植中藥材,既利用了空間,又提高了收入。”種植大戶鐘愛民笑著說,“我種了50余畝天麻,年收入能增加100余萬元。”
目前,全區已有森林藥材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12000畝,到2030年將達3萬畝。同時,林菌種植和采集面積也將突破1萬畝。
8月27日,金洞鄉青峰村晨冉家庭農場里,一只只毛色鮮亮的土雞,或在樹梢休憩,或在草地追逐。脫溫房里,農場主何天龍正忙著察看小雞生長情況。
被老鄉們戲稱為“雞司令”的何天龍,用時5年發展到年出欄土雞1.6萬羽、年銷售額過百萬元的生態養殖規模,將生態土雞變成致富增收、鄉村振興的“金鳳凰”。他表示,明年要改造提升直播電商基地,在市城區開一家土雞品鑒館,讓“晨冉土雞”徹底飛出大山,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
據悉,到2030年,利州區林下養殖基地將突破4萬畝,形成“林禽、林畜、林蜂”多元發展的養殖格局。
綠林旺“業” 三產融合利好
長期以來,利州區積極推進“生產供應鏈、精深加工鏈、品牌價值鏈”三鏈同構,實施綠色生產推進、良種良法引領、設施裝備提升等“六大”行動。
大石食品工業園龍洲園、紫陽農林企業生產車間里,核桃油、橄欖油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我們引進國內先進設備,開發核桃油、核桃乳、核桃休閑食品等系列產品。”紫陽農林負責人李小飛說,“產品通過網絡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
此外,該區積極促進林業產業與生態旅游、自然教育、林業碳匯等有機整合,實現“三產融合”發展。在月壩康養旅游度假區,游客們可以在森林中漫步,體驗采摘樂趣,學習林業知識。“這里空氣好,環境美,還能帶孩子認識各種植物。”成都游客陳芳提及月壩贊不絕口。
夕陽西下,利州的林海在余暉中顯得更加蒼翠。在這片綠色沃土上,一座巨大的“森林糧庫”正在崛起,它不僅帶來了金山銀山,更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羅金梅)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