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大涼山”發出邀約:首屆瀘沽湖“轉山轉海節”9月啟幕

![]() |
發布會現場。王雨欣攝 |
人民網成都8月29日電(趙祖樂、實習生王雨欣)8月29日,涼山州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四川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推出首屆瀘沽湖“轉山轉海節”,并系統介紹涼山文旅融合發展戰略與最新成果。涼山正以全新姿態,打造“四季可游、全域宜游”的民族地區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
三大行動齊發力,持續提升涼山文旅品牌影響力
涼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蘇正清在發布會上表示,涼山將文旅深度融合作為重大發展戰略,明確“文化為魂、旅游為體、科技賦能、保護優先”的發展路徑,全力構建“夏季清涼?冬季暖陽”全域全時旅游新格局。
蘇正清介紹,涼山正通過三大關鍵舉措持續提升文旅品牌影響力:一是構建“東南西北中”全域聯動發展新格局,實現“四季可游、全域宜游”;二是加快推進螺髻山創5A、邛海世界級度假區、瀘沽湖-仙人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等重點項目建設,規劃金沙江-安寧河陽光康養走廊;三是創新品牌傳播,依托新媒體精準營銷,持續做靚“彝海結盟”“民族風情”“夏季清涼?冬季暖陽”“中國航天城”四張核心名片。
首屆“轉山轉海節”9月舉辦,打造文旅新IP
作為本次發布會的重點,首屆瀘沽湖“轉山轉海節”的籌備情況備受關注。據涼山州摩梭家園暨瀘沽湖旅游景區管理局局長楊正偉介紹,州政府已出臺《關于促進瀘沽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將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確定為固定節慶日,旨在將其打造為繼彝族火把節之后的又一張涼山文旅“金名片”。“轉山轉海是摩梭人傳承千年的習俗,我們希望通過節慶活動,讓更多人感受瀘沽湖的自然之美與民族文化魅力。這不僅僅是放一天假那么簡單。”楊正偉說。
據悉,首屆瀘沽湖“轉山轉海節”將于9月15日至16日舉辦,景區將推出“1+3+N”特色活動架構。開幕式當天,達巴祈福儀式、千人甲搓舞等核心活動將依次開展,游客可與摩梭群眾共同參與轉山轉海活動,沉浸式體驗民族風情。
非遺,流量變“留量”
為延續涼山文旅熱度,涼山州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陳紹奎透露,2025年涼山彝族火把節已創下接待游客1654萬人次、旅游總花費143億元的佳績(均同比增20%以上),下半年還將推出四大類特色活動:除轉山轉海節外,11月將開啟“彝海新年”系列活動;11月“大涼山戲劇節”、12月“中國(四川)民族音樂周”與“大涼山冬季陽光音樂季”將帶來藝術盛宴等活動,實現“月月有精彩”。
陳紹奎表示,涼山擁有20項國家級、138項省級非遺,目前火把節已獲評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優秀案例,彝繡大師與國際奢侈品牌合作推出限量款、設計師作品登陸巴黎盧浮宮,“涼山手作”品牌整合50余項非遺資源,“非遺+直播”模式讓會理綠陶、昭覺彝繡等產品走進大眾生活。
涼山州商務局局長李勇則介紹,涼山通過“寵客模式”促轉化:今年已舉辦118場消費活動,發放7000萬元消費券并推出“吃住行游購娛”套票,打造大石板古村彝俗旅拍、會理古城“萬人宴”等場景,讓游客得實惠、商家增客流。
“常來五彩大涼山”,不僅是一句邀請,更是一份承諾。從千年民俗到現代節慶,從自然山水到民族文化,涼山正以全新的文旅融合姿態,讓每一次到訪都成為難忘體驗,持續書寫“彝海結盟地?五彩大涼山”的嶄新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