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六大行動!四川用三年建成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樞紐體系

近日,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推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樞紐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將進一步優化完善成都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樞紐體系,加快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助力四川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
四川省政府網站截圖
據四川省發展改革委消息,2020年6月成都入選全國首批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2025年1月成都正式獲批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目前,四川中歐班列已形成北、中、南三線并行的“陸上直達+鐵海聯運”多元化通道,聯通境外城市126個,累計開行量超1.9萬列,發運集裝箱超150萬標箱、貨值超600億美元,開行數量和質量持續保持全國領先。
《行動方案》明確了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樞紐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空間布局和重點任務。
總體目標:
到2027年,聯通境外城市130個以上
到2027年,成都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樞紐體系基本建成,中歐班列(含中亞班列)運營質量大幅提升,聯通境外城市130個以上。核心樞紐能級顯著增強,成都國際鐵路港集裝箱年辦理能力穩定在100萬標箱以上,努力建設世界級鐵路港。班列數字化綠色化建設成效明顯,鐵路、海關、園區等各類數據有效銜接,鐵路場站內電動車輛設備占比不斷提高。“樞紐—通道—平臺—產業”良性循環基本形成,打造一批以“班列+”為引領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
空間布局:
成都都市圈為重點、綿陽等城市為支撐
基于各市(州)中歐班列開行規模、產業發展和特色優勢,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分步推進成都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樞紐體系建設。
持續提升樞紐能級。加快建設以成都都市圈為重點(成都國際鐵路港為主,德陽市、眉山市、資陽市鐵路港為輔)的集結中心核心樞紐,強化與重慶協調聯動,加大與昆明、貴陽等地互動,促進區域間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做大做強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等,推動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與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高效銜接。
逐步增強節點功能。有序布局建設綿陽、自貢、遂寧、攀枝花、達州、廣元、瀘州、宜賓、南充、內江、廣安等集結中心支撐基地,提升貨物集結、商品轉運等服務能力。完善全省國際物流運輸服務網絡,創新開行支線班列、組貨班列、定制班列等,在貨源組織、中轉分撥、分揀集拼等方面為集結中心核心樞紐提供支撐。
重點任務:
實施“六大行動”、推進16項具體任務
一是實施樞紐承載能力強化行動。圍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信息化升級改造、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功能3個方面,提出推進鐵路場站擴能和現代化改造、加快建設成都中歐班列集結調度中心、推動鐵路場站與海關設施一體化規劃建設等重點任務。
二是實施多元通道體系構建行動。圍繞優化境外通道網絡、拓展境內通道能力2個方面,提出打造“核心樞紐+區域節點+分撥中心”的歐洲集疏運網絡、優化中歐班列南通道運輸方案、建成隆黃鐵路隆昌至敘永段擴能改造工程等重點任務。
三是實施運營質量效益提升行動。圍繞加強運輸組織管理、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強化貨源組織3個方面,提出推動降低中歐班列物流成本、推進“智慧口岸”建設、推行“一單制”“一箱制”服務等重點任務。
四是實施適鐵產業培育壯大行動。圍繞大力發展“班列+口岸”、積極推進“班列+貿易”、扎實推進“班列+產業”3個方面,提出打造口岸產業集群、擴大市場采購貿易規模、完善“干支倉配一體化”冷鏈物流網絡等重點任務。
五是實施國際國內交流合作行動。圍繞拓展國際交流合作、擴大國內區域合作、深化省內區域合作3個方面,提出支持開展境外分撥中心等設施建設、做強中歐班列(成渝)品牌、加強成都與其他班列開行城市間合作等重點任務。
六是實施班列安全風險防控行動。圍繞強化安全風險預警、加強安全風險管理2個方面,提出加強平臺企業風險防控管理、建立貨物運輸安全卡控機制等重點任務。(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 王敏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