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遂寧:“遂心醫”品牌讓群眾就醫省時省心又省錢

    2025年07月23日15:3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在遂寧市中心醫院,65歲的李大爺輕點手機完成就診預約,按提示時間到院后稍作等待便看上了醫生,隨后在診區內一站式完成了心臟彩超和心電圖檢查,并在服務中心的指導下快速完成入院手續辦理。“不用樓上樓下的辦入院,對我們老年人來說方便太多了。”

    李大爺便捷高效的就醫體驗,源于遂寧創新打造的“遂心醫”服務品牌。今年以來,遂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以“效率革命行動”為抓手,聚焦群眾反映突出的看病“費時、費心、費錢”難題,理順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時效,以“省時、省心、省錢”為目標,積極提升群眾就醫感受。

    省時:診療流程再造,告別“折返跑”

    “出院也能預約!今天給娃娃辦出院,5分鐘就搞定了。”在遂寧市中醫院住院部7樓護士站,剛辦完出院結算的馮珍一臉輕松。過去,患者出入院是場“拉鋸戰”:從醫生開單到排隊結算,患者在病區和結算窗口間來回奔跑,對獨自看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尤其艱難。

    改變源自“一站式”出入院服務。遂寧市中醫院整合醫保登記、護士審核、出院帶藥、醫保結算、出院結算全流程,從而實現“一個窗口快捷入院登記”“床旁即時出院結算”,患者告別“折返跑”。數據顯示,出院辦理時間從平均1小時以上壓縮至3-5分鐘。

    效率提升同樣貫穿于就醫起點——預約環節。“掐著點來就行!”走進遂寧任何一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分時段預約診療已全面鋪開,預約時段精準至30分鐘以內。患者按預約時間到院,平均等候時間已從過去的60分鐘降至20分鐘左右。

    更顯著的變化發生在手術室。不久前,市民李玉花因視力模糊得厲害前往遂寧市中心醫院就診,確診為雙眼皮質型老年性白內障。通過“日間手術”模式,她提前完成術前檢查(費用按住院核算),手術當天入院,中午接受左眼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人工晶體植入術,當晚即可自行活動,次日視力恢復到0.8,順利出院。

    “這類手術傳統住院需要3-7天。”醫務部主任胡杰介紹,“‘日間手術’模式將平均住院天數從4.8天降至1.01天,患者總費用相應下降。”李玉花此次手術總費用5052元,較傳統模式節約近1500元。”省時與省錢,在這里實現了疊加。

    省心:服務延伸,觸手可及

    “看肺結節該掛什么科?”“最近血壓穩定了,能停降壓藥嗎?”“河東院區沒得兒科,給娃娃看病非常不方便,建議增設兒科門診……”遂寧市中心醫院的24小時博濟服務熱線電話鈴聲不斷,日均接聽上百個咨詢建議電話。

    去年9月,該院設立服務熱線電話,并成立優質服務辦公室,搭建多席位話務系統,建立涵蓋全院業務的問答知識庫。開通至今,已接聽來電2萬余個,據此優化流程30余項。

    便捷服務正從院內延伸到院外。在遂寧市中醫院藥房,藥劑師熟練的將打包好的中藥遞給配送人員。1個小時后,家住河東新區的楊林收到了煎好尚有余溫的中藥。“以前取藥、煎藥要等大半天,現在看完病直接回家等快遞,方便多了!”楊林說。

    這種“撿藥、煎煮、配送上門”的“撿、煎、送”一體服務模式讓患者告別“等藥、取藥、多次跑”的煩惱,自去年10月開通以來已配送25000余單。

    服務的溫度,更在于對特殊人群的抵達。下班后,遂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士宋玉紅帶著護理包敲開了小康小區衡明祥家的門。61歲的衡明祥患腦出血后遺癥,每月需更換胃管。老舊小區沒電梯,每次換管,老伴都得吃力地背他上下樓,衡明祥常被折騰得惡心嘔吐。

    得知遂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能提供上門護理服務后,在鄰居的協助下迅速預約到服務。如今,老伴只需手機下單“上門護理”,護士便如約而至。“服務到家,再不用受折騰了!”衡明祥的老伴感慨道。

    此外,全市持續優化門診布局,加強就診環境適老化、無障礙改造,配備便民設施,并為老人、兒童、殘疾人七類重點人群實施“先診療后付費”政策。

    省錢:互認減負,管控增效

    日前,家住蓬溪縣寶梵鎮的石大爺,為方便家屬照顧,帶著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做的各項檢查結果返回遂寧。令他沒想到的是,遂寧市中心醫院通過川渝地區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機制(HR標識互認),認可了華西的檢查結果。快速評估后,他立即被安排住院,省下了3000余元重復檢查費用,整個就醫流程僅用1小時。

    石大爺的經歷并非個例。截至目前,遂寧市18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實現與川渝內935家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互認項目222項。今年以來互認2.45萬余人次,為病人節約檢查費用303.08萬余元。

    互認的“高速公路”還在升級。今年5月,為進一步提升互認效率和便捷性,遂寧建立檢查檢驗結果調閱平臺,實現了檢驗檢查結果的線上互認共享。“平臺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確保數據的實時更新和準確性,醫生可以隨時調閱患者的檢查檢驗結果,避免重復檢查,減少患者就醫時間和費用。”遂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還具備自動化檢驗結果精準互認提醒功能,醫生在診療過程中能夠及時獲取患者的互認信息,提高診療效率。

    在費用管控上,遂寧通過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綜合施策,今年上半年全市門診次均費用同比下降2.78%;同時,探索“健康管家”服務新模式,加強慢病管理,讓群眾少生病、晚生病,從源頭減輕就醫負擔。

    據悉,“遂心醫”品牌自今年3月推行以來,全市門診、住院患者滿意度均突破90%。遂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人表示,群眾的滿意是最大的動力。下一步,將繼續緊扣群眾就醫過程中的“三費”問題,持續深化“三省”服務舉措,讓“遂心醫”服務更貼心、更暖心。(屈超英)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