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網線”點亮彝鄉孩子求學夢

“我考上‘馬邊·嘉祥—烏蒙強基班’了!”自從查到中考成績后,馬邊彝族自治縣第一初級中學2022級2班學生立胡軍林一直激動不已。這個由馬邊彝族自治縣引入嘉祥教育科技集團優質教育資源、在馬邊中學創辦的強基班,今年僅招50人。
讓他激動的,不僅是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更是自己三年努力走完“逆襲”之路——進入初一時,立胡軍林成績還在學校排名靠后。幫助他一路“逆襲”的,是越城駐馬邊幫扶工作隊牽起的一根“網線”。
此前,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與馬邊彝族自治縣結成東西部協作關系。在幫扶工作中,越城駐馬邊幫扶工作隊注意到,當地長期存在教育資源特別是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為就近協調教育資源,三年前,越城駐馬邊幫扶工作隊牽線搭橋,推動馬邊與重慶巴蜀中學簽訂了教育合作協議,在基礎較好的馬邊一中、下溪中小學、蘇壩中學同步開設“巴蜀云班”,共設“雙師課堂”,通過網絡推動優質教育資源“云端共享”。
巴蜀中學的PPT、學案提前一周便會同步至馬邊教師手中,兩地教師定期開展視頻研討、專題培訓?!半p師課堂”的馬邊教師備課不僅要結合本地學生學情準備輔導素材,更要深研主講教師的教學理念,標記課程關鍵節點、設計互動預案,便于課后針對學生差異分層輔導。
今年,全縣“巴蜀云班”普高錄取率100%。“‘烏蒙強基班’錄取率校內達96%。”第一批全程參與“雙師課堂”的畢業生班主任、馬邊一中老師周萍自豪地說。
從“云端課堂”到“全鏈條幫扶”,在越城駐馬邊幫扶工作隊的推動下,越來越多幫扶舉措落地馬邊——
“軟件”造血,越城區名師團隊組團赴馬邊支教,馬邊教師分批赴浙江跟崗學習,青年教師人才培養體系逐步成形;“硬件”升級,多所學校完成改造擴建,30個心理健康輔導站落地生根。
截至目前,越城區已投入教育幫扶資金6430余萬元,實施28個幫扶項目,惠及師生超8萬人次,點亮了彝鄉孩子求學夢。
□樂山觀察 牛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