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以獎賦能千帆競 產業振興萬象新

    達州萬源“真金白銀”激勵村集體經濟發展

    2025年07月22日18:5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官渡鎮項家坪村獎勵5萬、沙灘鎮龔家壩村獎勵3萬、石塘鎮賀家灣村獎勵1萬……希望受表揚的村再接再厲,進一步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持續壯大特色產業,增強集體經濟活力。”為充分調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助推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達州萬源市創新出臺《萬源市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獎懲辦法(試行)》,設立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獎。

    鼓足干勁,點燃集體經濟“強引擎”

    “去年,我們村收獲了萼貝800多斤。能拿到發展專項獎,是對我們全村工作的肯定,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今年我們要繼續擴大萼貝種植面積,還準備在年底給大家分紅。”官渡鎮項家坪村黨支部書記龔代禮說。

    項家坪村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形成了土地流轉、標準種植、基地管理、組織銷售一體化萼貝產業鏈條。2024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百萬元。

    官渡鎮項家坪村萼貝長勢喜人。萬源市委組織部供圖

    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獎申報,按照“村級申請—鄉鎮審核—縣級復審—公示兌現”四個步驟規范進行,對村集體經濟年度經營性收益達到10萬元以上的村,分別設置1萬元、3萬元、5萬元三個梯度的獎勵資金,用于集體經濟再生產再發展,有效激發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推動集體經濟規模持續壯大、效益顯著提升。

    沙灘鎮連片發展中藥材種植。萬源市委組織部供圖

    “在政策的激勵下,村班子干事的熱情被充分激發,經過深入調研和市場分析,我們最終確定了發展特色中藥材產業的致富路子。”沙灘鎮龔家壩村黨支部書記龔明松說。龔家壩村成片流轉土地600畝,建設標準化金銀花種植基地,去年村集體收益超過20萬元。

    攻堅破局,激活集體經濟“活水源”

    “我們村林下空間廣闊,氣候濕潤陰涼,很適合天麻生長,去年發展了林下仿野生天麻500畝,帶動120余人在家門口穩定務工。”鷹背鎮新恩嶺村黨支部書記茍猛說。

    從缺技術、沒資金、辦法少到走出契合自身發展的特色產業模式,新恩嶺村聚焦優勢生態資源,統一規劃、連片發展,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產業,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了5倍,實現農戶、集體、企業“三方共贏”。

    鷹背鎮新恩嶺村仿野生天麻基地。萬源市委組織部供圖

    萬源市堅持打好政策扶持、項目攻堅與考核激勵組合拳,在全市上下營造積極向上、奮勇爭先氛圍;同時,出臺《村級集體經濟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從協調推進、人才保障、經營激勵、財稅支持、項目整合、要素保障六個維度健全政策保障體系,系統拓展自然資源開發型、閑置資產盤活型、資金項目運營型、特色產業發展型等“十條增收路徑”,為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實踐路徑。

    “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村集體積極整合資金,通過‘資金入股+保底分紅’的合作模式,投資百里坡舊院黑雞養殖專業合作社、鄉甜農業有限公司等經營主體,為村集體帶來19萬元收益。”石塘鎮賀家灣村黨支部書記徐成洪說。

    據悉,萬源市堅持科學規劃、精準施策,全市已培育出特色種養、農旅融合、精深加工等特色產業村198個。

    幫扶助力,筑牢集體經濟“硬支撐”

    萬源市巧借托底性幫扶東風,成功向四川銀行爭取到幫扶資金,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獎提供了關鍵的資金保障,形成“以績定獎、以獎促干”的良性循環,為全面推進強村富民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配套建立資金使用全程監管機制,確保專項資金用得好、見效快、可持續。

    此外,萬源市將持續深耕“一鎮一業”特色產業品牌,匠心打造“一村一品”地域名片。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核心抓手,深度聚焦“直播電商帶貨”新業態,做精做活“消費升級文章”,讓深山里的原生態農特產品從“土疙瘩”蛻變為“金元寶”。通過產業賦能實現從“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發展的動能轉換,為托底性幫扶機制注入可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讓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在青山綠水間蓬勃生長。

    “萬源市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萬源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何飛表示,“我們將持續謀新篇、出硬招、求實效,營造積極主動、爭先創優的正向激勵氛圍,為打造全省托底性幫扶工作‘萬源樣板’貢獻堅實基礎。”(歐蔓、王樂)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