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成都)演出交易會在青羊啟幕

看一場演出、聽一場音樂會、在音樂節上撒歡,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日常,蓬勃的文化消費和旺盛的市場需求,為演出行業破局發展帶來無限機遇。4月15日,由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與四川天府演藝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以“創新 跨界 融合”為主題的2025中國(成都)演出交易會在位于青羊的非遺博覽園啟幕。
數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劇場劇院、文藝表演團體、演出經紀機構、舞臺舞美企業、演出服務供應商代表,以及包括IP授權相關、金融投資機構、商業綜合體、景區街區等在內的“演出+”跨領域合作代表,專家學者齊聚非遺博覽園,共赴這場高質量的行業盛會。
據了解,本屆交易會通過主論壇、第八屆劇場大會、音樂演出市場發展論壇、新業態+新消費專題論壇、藝術+科技主題論壇以及優選潛力新作創投會6大論壇會議板塊,用精準數據透析行業現狀,通過翔實案例拆解跨界創新。交易會展覽推介交易方面,8000平方米展區創歷屆交易會新紀錄,并首次針對大型營業性演出專題設展。交易會展覽全貌呈現演出行業作為文化消費供給的代表之一,產生強大的產業帶動效應和消費拉動功能。兩場資源對接會與不間斷的演出項目推介視頻,盤活區域資源、碰撞跨界資源、為優秀演出項目提供展示舞臺,精準觸及演出產業鏈各環節供給與需求,挖掘演出領域創新潛力,促進演出機構與相關聯產業融合發展。
借平臺鏈資源 為行業注入“青羊動能”
本次盛會的舉辦地在位于青羊區的非遺博覽園,這里不僅是非遺節的永久舉辦地,未來還將打造亞洲最大Livehouse、XR中心,將成為成都頂級文創新地標與潮流消費的又一新高地。
青羊區是成都發展的歷史原點和地理原點,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孕育出“人文青羊”獨特的城市精神與綿延千年的文化魅力,為演藝的創生與發展提供了豐厚的土壤。近年來,青羊區積極響應成都市委、市政府“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建設“三城三都”的號召,以“立園滿園”行動為牽引,立足“人文青羊·航空新城”的總體定位,堅持“以文潤城、以文塑城、以文興城”,著力健全現代化產業體系。
青羊區持續打造“劇場矩陣+音樂現場”的演藝新場景,擁有四川大劇院、金沙演藝綜合體、妙劇場等劇場載體19個,座位數1萬余個;大力孵化音樂平臺,培育非遺博覽園、少城視井等市級以上音樂產業園區;積極構建“本土原創+全國首發”的內容新生態,推出《三國志》《激流·家》《花重錦官城》等精品劇目串聯古今現代,草莓音樂節、熱浪飛行音樂節等演出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2024年,青羊區共舉辦各類演出超3000場,票房收入約2億元,培育“跟著演出去旅行”“跟著音樂去旅行”文旅消費新模式;創新實施“人才筑基+機制護航”的發展新策略,擁有四川交響樂團、四川省歌舞劇院歌舞團、四川人民藝術劇院等演藝團體25個,大量儲備演藝人才團隊;培育天府演藝集團、成都音像等市級鏈主企業2家;出臺重原創、引爆款、強運營、辦活動等政策措施,演藝演出氛圍和產業發展環境呈現疊加效應。
依托精準數據 多維度透析行業發展
當前,演出行業正站在變革與發展的新起點,演出市場迎來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機遇。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以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進消費升級為目標,密集出臺支持措施,為演出市場注入強勁動力。
交易會主論壇上,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會長劉克智作主旨發言,以行業翔實數據為基礎,分析2024年度全國演出市場發展情況,強調當前演出企業不斷優化產業鏈布局、拓展市場渠道,提升演出項目市場影響力和商業價值。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票務信息采集平臺數據監測和測算,2024年全國演出市場總體收入796.29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7.61%,與2019年同比增長39.14%。其中演出票房收入579.54億元,其他收入216.75億元。
演出已經成為拉動內需、傳承文化、賦能城市發展的重要引擎。演出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給專業劇場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文鵬做主題發言《融合共生 多元賦能——劇場運營的新生態》指出,在2024年演出市場整體上行的大背景下,專業劇場面臨諸多挑戰,同時也孕育變革與契機。劇場行業積極響應國家促進文旅消費擴容、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主動求變,形成劇場運營新生態與新價值。大麥總裁何弭、騰訊研究院資深專家王鵬分別從大型演出的帶動效應以及人工智能賦能文化行業發展方面闡釋演出行業向質向新的發展大勢。
本屆交易主論壇揭曉2024年度話劇、舞劇、兒童劇、音樂劇、沉浸式演藝5個藝術門類票房榜單前十,票房有力佐證演出市場發展和觀眾切實需求,凸顯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在藝術創新、市場活力及文旅融合方面的突破,呈現演出市場高質量發展態勢。
交易會期間舉辦的第八屆全國劇場大會將發布《變革與發展——2024年劇場類演出市場觀察》,來自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國家話劇院、廣東星海音樂廳、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四川天府演藝集團、臨沂文化旅游發展集團、開心麻花、魅鯨文化以及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將分享劇場行業在新時期的新發展,新時代的新機遇。
演出行業正站在創新與變革的潮頭,亟需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前瞻的視野,探索“演出+”和“+演出”的無限可能。本屆交易會“新業態+新消費”專題論壇,展現演出行業在跨界中發現新空間,在融合中發展新格局,將市場所需、觀眾所想作為發展指引,激活演出消費新場景、新業態。來自同程旅行、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閱文集團、人民數據研究院、首創朗園、一臺好戲、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蘇州文化投資發展集團、繆時客、鬧劇場、原眾文化以及北京番知科技等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將圍繞挖掘融合消費更大可能、提升演出消費力等議題進行分享和對話。
本屆交易會“藝術+科技”主題論壇聚焦“科技賦能藝術·場景重構體驗”,圍繞數字技術革新、沉浸式空間營造、智能演出裝備應用等前沿方向,探討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增強演出多維感官體驗,挖掘光影藝術與空間美學在文旅演藝、商業綜合體等領域的應用潛能。
聚焦演唱會音樂節 發布行業倡議
以演唱會音樂節為代表的大型營業性演出是近年來演出市場發展的熱點,更是整體社會經濟層面廣泛關注的焦點,演出項目社會影響面廣,市場關注度高,動輒登上熱搜榜單,帶動千萬跨城,拉動億計文旅消費。大型營業性演出安全、順利舉辦,市場健康、持續發展,不僅是對演出業內的考驗,也是地方文旅發展水平的試金石。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于2024年成立大型營業性演出委員會。委員會由從事大型營業性演出的經營單位組成,首批委員單位來自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0家具有廣泛代表性的行業機構,涵蓋大型營業性演出舉辦單位、票務機構、演出場所運營機構等多個關鍵領域。自成立以來,委員會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司的指導下積極開展行業調研、標準編寫、人才培訓等多項工作,在完善行業服務體系建設、提高企業服務水平等方面不斷發揮積極作用。
在本屆交易會音樂演出市場發展論壇上,大型營業性演出委員會11位主任委員將代表委員會聯合發布《共建大型營業性演出市場健康生態》倡議,從堅守文化使命,主動擔當作為;壓實主體責任,維護市場秩序;守牢安全底線,強化風險意識;加強自律建設,提升服務效能4個方面協力推動大型營業性演出的規范發展,構建大型營業性演出市場繁榮發展新生態。同時,論壇還將發布《競逐升級 多元發展——2024年大型營業性演出市場趨勢及特點分析報告》。知名唱片公司環球音樂、文娛領域龍頭經紀機構哇唧唧哇、上海華人文化演藝有限公司以及創造草莓音樂節等諸多音樂IP的摩登天空等機構負責人,將分享其在音樂現場演出專一賽道的發展經驗。來自閃牽手、北京華樂非凡、成都云生音樂、北京創娛無界、山西致其知以及音樂周(北京)等行業頭部公司的“掌舵人”將圍繞“如何實現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就大型音樂演出市場的未來做深度對話。
拓展演出交易 完善交易形態
本屆交易會期間,展覽時間、展廳面積翻倍,均創歷屆交易會新紀錄。8000平方米展廳優化策展,特展區、劇場、新空間演出展區、大型演出和旅游演藝展區、演藝技術與裝備展區,囊括演出產業鏈條上下游,匯集各環節機構、企業、院團,一展看全國。
為更好地推動跨界合作,切實為演出企業搭建資源對接平臺,交易會期間將舉辦2場資源發布與對接會。邀請地方文旅主管部門發布文旅發展支持政策和演藝相關招商引資項目;邀請商業綜合體、旅游景區(街區、園區)、投融資機構等發布演出內容需求、合作規劃、采購與投資計劃等,為演出機構對接新資源、擴大合作渠道。交易會展廳大屏幕還將滾動播放從數千條目中甄選的60余個精品演出項目推介。
一方面以更加務實的展覽推動演出產品交易,另一方面從機制上探索新的交易形態。本屆交易會優選潛力新作創投會,聚焦原創演藝項目孵化與資源對接,為行業發掘新生力量。集結包括“新時代首都劇本孵化項目”“全球華語青年戲劇導演英才計劃”、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傳統煥新計劃”“野”——上話實驗室、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青年編劇項目”“棱鏡MINI戲劇節”、培源藝術節等在內的8家平臺機構,甄選涵蓋話劇、音樂劇、沉浸式演出等多種類型的12部優秀原創孵化劇目進行不同程度的展示和推介,推動版權投資、聯合出品、代理運營等多元合作模式落地,為優質作品提供從創作到市場的全鏈條支持。(陳靜)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