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孫明慧堅持“擼鐵”健身——
“什么時候開始鍛煉都不晚”

硬拉、臥推、引體向上……這些健身動作對于71歲的孫明慧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下午兩點半,在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的一家健身房內,記者見到了孫明慧。此時,她已經完成了熱身,準備開始“擼鐵”(力量訓練):“今天準備練臀腿,一共5個動作,每個練4組。”
孫明慧退休后,這幾年一直堅持鍛煉身體。“我嘗試過騎行、跳繩、爬山,運動起來很快樂!”孫明慧說,2014年,60歲的自己參加了一場萬里騎行活動,用45天的時間從黑龍江黑瞎子島騎行到海南三亞。
2021年,孫明慧看到健美運動員楊新民在健身房“擼鐵”的視頻,被深深震撼:“楊新民比我大5歲,肌肉線條還能練得這么好,我也想試試。而且相比長時間的戶外騎行,在健身房鍛煉也更安全。”
說干就干,孫明慧在附近的健身房開始進行力量訓練。
訓練之初是最痛苦的階段。“練完了全身酸疼,真覺得是受罪,差點要放棄。”但咬牙堅持了一個月,孫明慧發現自己的肱二頭肌和背闊肌更突出了,“倒三角”身材正在慢慢顯現。“看著鏡子里面的自己一天天變好,我更有信心了,也就堅持了下來。”孫明慧說。
“擼鐵”4年,孫明慧有一套自己的訓練方法:每周至少進行5次力量訓練,肩部、手臂、胸部、背部和臀腿等肌群依次循環。
考慮到自己的年齡,在進行力量訓練時,孫明慧不會像年輕人一樣刻意追求大重量,而是先選擇適合自己的小重量,再一點點加重。“比如臥推,剛開始的重量只有15公斤,后來再慢慢加到20公斤,我們老年人在鍛煉時要學會保護自己。”孫明慧說。
堅持了4年,健身已經成為孫明慧生活的一部分:“要是有兩天沒來健身房,心里就有點著急了。”堅持健身也給孫明慧的身體帶來了積極變化——體重輕了,肌肉線條清晰了,皮膚也緊致了,重要的是更有精氣神了,“健身讓我更自信,現在走路腰桿都直直的。”
平時,孫明慧會在社交媒體上傳自己的健身視頻:“記錄自己的變化,也想告訴更多人,只要身體允許,什么時候開始鍛煉都不晚!”
“我57歲才開始力量訓練,看見你,我又有信心了”“堅持下去,向阿姨看齊”……在孫明慧的視頻評論區,網友常有這樣的感慨。她的經歷正鼓舞著越來越多的網友加入運動健身的隊伍。
不只在社交媒體,生活中的孫明慧也是熱心的“老大姐”,大家有健身方面的問題都會向她請教。她還擔任了社區健身中心的指導員,每天上午給大家上公益健身課,幫助更多人科學健身。“希望能帶動更多人運動起來,有個好身體!”說完,孫明慧又去器械區練了起來。
小貼士
老年人如何安全“擼鐵”?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肌肉、骨骼和關節功能逐漸退化,科學“擼鐵”能有效延緩衰老、增強體能并提高生活質量。但和年輕人相比,老年人運動恢復更慢、關節穩定性更弱,需要更加關注健身時的安全性。
在健身前,老年人群體需重點評估血壓、血糖、心肺功能等健康指標,以及骨關節的情況及其耐受能力。有條件時,可聘請專業的健身教練協助制定運動計劃,并對訓練動作進行指導。
健身時,要選擇負荷較低的訓練,避免重量超過自身體重的50%或強度超過最大肌力的50%,合適的重量以“能輕松完成12—15次重復,且最后2—3次略有吃力”為標準。訓練時避免關節過度彎曲、扭轉或伸展。
訓練頻率應以“少量多次,間隔充分,避免疲勞累積”為原則,單次訓練時長不超過40分鐘(包括熱身5—10分鐘、訓練15—20分鐘、整理5—10分鐘)。對于同一肌群,每周訓練兩次就能達到效果,再次訓練需要間隔48小時以上,給肌肉充足的休息時間。要保證訓練環境安全,避免地面濕滑,和障礙物保持距離,盡量穿著寬松衣物和防滑鞋。
此外,老年人健身時還要及時補充優質蛋白、鈣、維生素D等。優質蛋白可以通過雞胸肉、魚、豆腐等高蛋白食物來獲取,也可以使用蛋白粉等蛋白補充劑。鈣和維生素D可以通過牛奶、乳制品、豆制品以及綠葉蔬菜等食物來獲取。
(作者為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趙凱,本報記者羅陽奇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8日 1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