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場景環環發力!這個暑期四川把消費者寵上天

●針對暑期消費旺季,四川特別優化調整了現有資金使用策略,多領域聯動推出促消費政策舉措,構建多層次消費促進體系
●借成都世運會舉辦契機,賽事經濟有效串聯起了前端體育賽事活動與后端廣域消費新場景、新內容,讓消費實現有效聯動和延展
●蓬勃興起的消費新場景,不僅為擴內需注入關鍵動力,更在產業層面催生出新興領域,重塑消費市場格局
畢業證、結婚證、演藝門票等變身為餐廳和酒店優惠券,成都世運會成為體育賽事和購物旅游的“流量密碼”,“入川新生”身份成為享受書店、博物館、3C數碼產品等消費的優惠“通行證”……這個夏天,四川消費場景全面升級,各地人氣旺、消費興、活力足。
今年前7個月,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6%,規模在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前十的省市中排名第五。與此同時,四川商務系統瞄準政策、活動、場景環環發力,7月單月實現同比增長5.6%的較快增速。
聯動精準施策 多領域“寵愛”消費者
暑期是學生群體購置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手環)等3C數碼產品的需求旺季。作為需要“拼手速”的熱門領域,3C數碼產品“國補”最大程度滿足了學生群體的購新需求。
“我們優化調整了消費品‘以舊換新’省級財政資金使用方向,從7月起重點支持學生群體集中釋放的3C數碼產品以舊換新需求。”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政府補貼+平臺讓利+商家優惠”,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多實惠。
其實,這一政策并不局限于學生群體,而是惠及所有消費者。
“暑假剛放,我們就領到了3C數碼產品‘國補’優惠券。”成都市民陳藝然說,領券當晚,他就和家人到線下門店購買了最新款的運動手表,在商家和“國補”疊加優惠后優惠了一兩百元。數據顯示,7月當月全省手機等通信器材消費同比增長103%,購新需求加速釋放。
把消費群體“寵上天”,四川措施還不止于此。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暑期消費旺季,四川特別優化調整了現有資金使用策略,多領域聯動推出促消費政策舉措,構建多層次消費促進體系,讓消費者花得舒心盡興。
8月下旬,省商務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等部門聯合啟動2025年四川高校新生開學季大禮包活動,積極推動各市(州)整合景區、博物館、影院、書店、步行街商圈等資源,面向全省高校錄取新生及其直系親屬(含專科、本科、研究生一年級新生等),發放專屬優惠折扣、組合“一站式”優惠套票,覆蓋學生及家庭暑期出行、學習、娛樂等多方面消費需求,預計惠及學生群體超過100萬人次。
“新學期開學之際,為新生發放專屬大禮包,能營造禮遇人才的良好氛圍,吸引更多優秀年輕人來到四川、愛上四川、安居四川,同時大禮包內準備的各種優惠券,也為新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有業內人士認為。
創新賽事消費 世運經濟火紅整個夏天
這個夏天,四川無疑是人氣“頂流”。8月7日至17日,隨著成都世運會的舉行,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
作為歷史上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屆世界運動會,巨大的賽事流量,為四川活躍暑期消費創造了絕佳機會。“本屆賽事市場開發收入創下世運會歷史新高。”8月14日,成都世運會執委會宣布:48家企業推出500余款特許商品,覆蓋16大類別,開設218個線下零售點,部分限定款徽章“上架即售罄”。
這是賽事對消費拉動的直觀反映之一。一方面,大量運動員、涉賽人員、觀眾密集涌入,從需求端直接拉動全省旅游、餐飲、住宿、購物等相關環節的消費;另一方面,四川商務、文旅、體育等各部門協同聯動,緊抓世運會舉辦契機和暑期文旅消費熱點,創新開展“商文旅體”融合促消費活動,從供給端不斷激發創造消費新需求。
8月4日晚,位于世運村A區的“禮尚天府”四川特色產品展示展銷館亮相,以非遺文創、老字號、地理標志、智能制造產品為主的200余款四川優質特色產品,向來自全球的涉賽人員展示蘊含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精湛技藝的“四川造”。
“運營期間,展示展銷館成了運動員的網紅打卡地,隨時都有運動員用簡單的中文加手勢比畫選購商品。”一位銷售人員說,部分商品火到早就賣斷貨。據統計,該場館開放期間,接待的外國運動員和志愿者等突破上萬人次。
為吸引世界各地遠道而來的運動員、教練員和海內外朋友到四川街頭巷尾走走逛逛,四川商務系統還同步發布涵蓋成都、眉山、資陽、德陽、綿陽5座熱門城市的精品消費路線圖,聯動多部門在核心商圈、景點,布局574戶離境退稅商店、156戶“即買即退”商店等。
此外,聯動全川舉行的“清涼消夏 購在巴蜀”消費促進活動、“樂享天府”服務消費季等一系列特色主題活動,最大程度發揮世運會對人流、物流的聚集和帶動作用,將“賽事流量”徹底轉化成“消費增量”。
數據顯示,賽事期間,成都世運會門票收入超1700萬元,500余款特許商品銷售收入8000萬元;成都市接待外地游客、入境游客分別超410萬人次、7.2萬人次,同比增長5%、65%;成都市線下消費總額503.3億元,客流量3481.6萬人次,同比增長6.6%,其中境外客流量增長10%。
“賽事不僅是競技場,更成為消費集散地,世運經濟正以多元形態成為拉動消費的重要一環。”在仲量聯行中國區零售地產及消費研究負責人朱建輝看來,賽事經濟有效串聯起了前端體育賽事活動與后端廣域消費新場景、新內容,讓消費實現有效聯動和延展。對此,四川正加快探索出一條“商文旅體”深度融合的創新路徑。
打造新場景 在大市場新模式中拓增量
“悅夜美食”“悅游融合”……這個夏天,四川的安逸巴適在“悅”字中盡顯。
7月18日晚,廣元國際會展中心,歡快的樂隊演奏點燃夜間經濟的熱情。這是廣元精心準備的一場夏季啤酒節。短短10天,啤酒節便吸引了16萬余人次參與,在發力夏日經濟的同時,也為城市增添了獨特的煙火氣息。
以“悅夜美食”為主題,近兩個月四川各地結合特色美食與城市街區資源,已先后舉辦超1000場促消費活動,同時發布一批網紅打卡餐廳,通過創新特色餐飲消費場景,進一步激活夜間消費潛力。
而作為“悅游融合”的代表性點位,成都夜游錦江項目煥新升級,將河道景觀造型與非遺表演、光影節目、文創展銷等充分融合展現,同時還推出燈光籃球場、中超聯賽“第二現場”等體育場景,帶來全新的互動體驗。“在市區乘船看夜景,很浪漫。”西班牙游客杜盧塔亞感嘆,這次體驗非常難忘。據悉,為了給外國游客提供便利,夜游錦江項目依托第三方平臺,提供24種語言版本,并定制了中英日韓泰五國語言的購票頁面,同時開通多種國際支付方式。
四川在吸引消費者“走進來”的同時,也鼓勵消費者“走出去”,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
前不久,460多名旅客乘坐“熊貓專列·什邡號”銀發旅游列車,從成都出發,一路駛向東北。行至黑龍江伊春站,身著赫哲族服飾的演員登上列車,演奏口弦琴,跳起民族舞,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這個定位為“深度游+場景體驗”的專列旅游產品,除日常服務外,還會在旅途中定期開展川劇變臉、調酒、民族歌舞、茶藝等特色表演,以及非遺手作、旅拍沙龍、星空頂KTV、影音劇場等互動活動。
近年來,旅游列車逐步興起,受到銀發旅客青睞。7月底,四川正式出臺《做優銀發旅游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行動方案》,加快提高“熊貓旅游列車”的服務能力、優化消費場景。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熊貓專列”品牌有“成都號”“安逸號”“什邡號”等3列,“錦繡山河”品牌有“岷江號”,未來三年還將新增10列“錦繡山河”列車。“當前四川正依托豐富的‘農商文旅體康’綜合資源,結合省內五大經濟區的季節、文化等差異,將巴蜀文化搬上旅游列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蓬勃興起的消費新場景,不僅為擴內需注入關鍵動力,為消費者提供了多元購物、戶外體驗等豐富選擇,更在產業層面催生出新興領域,加速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重塑消費市場格局。”朱建輝說。
“金九銀十”即將到來,四川消費市場也接二連三迎來好消息:第四屆中國(四川)國際熊貓消費節、成渝雙城消費節、川渝老字號惠民嘉年華等活動將密集舉行,在“千企發動、萬店直惠、億利直抵”的強力推動下,持續將“旺季效應”轉化為“長尾效應”。(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碧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