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成都市商圈提質升級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印發

    聚焦“4+12+57” 成都打造國際一流商圈矩陣

    2025年08月23日08:37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聚焦“4+12+57” 成都打造國際一流商圈矩陣

    記者22日獲悉,《成都市商圈提質升級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已印發。《方案》強調,將聚焦“4+12+57”城市商圈格局,即4個世界級商圈、12個城市級商圈、57個區域級商圈,推動片區聯動、資源融合,實現商圈質量整體躍升。

    根據《方案》,今年,成都將在“4+12”核心商圈舉辦30場以上大規模促消費活動,吸引30家現象級品牌首店入駐,引入20個國際知名品牌;推動2條核心步行街景觀升級,促進5條商業后街業態優化,力爭實現全市重點商圈商業銷售額增長6%,實現商圈經濟規模與社會效益雙提升。

    構建商圈差異化發展格局

    《方案》明確,“一圈一策”推進商圈優化提升,構建“世界級商圈引領、城市級商圈協同、區域級商圈特色支撐”的差異化發展格局。

    對于春熙路商圈,《方案》又一次明確緊扣“國際時尚消費地標”定位,提出了推進四圣祠、華興街更新,拓展春熙街巷、太古里等漫游體系,提升沉浸式體驗。

    交子公園商圈將圍繞“公園+科技+融合”主題,通過引入跨界項目、構建特色場景、推進重點工程,塑造差異化國際消費新標桿。

    西博城商圈依托西部國際博覽城優勢,在構建會展消費生態上,引進高端品牌發布、國際論壇等多元業態;在優化消費環境與流量轉化上,開發“會展+文旅”線路,配套國際餐飲、時尚購物等服務。

    天府樞紐商圈,立足成都交通樞紐定位,以“空鐵聯運+國際消費”為核心,打造輻射全球的門戶型消費樞紐。

    對于蓉北樞紐商圈、寬窄巷子商圈、萬象城商圈等城市級商圈,《方案》強調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強化各自特色。如寬窄巷子商圈,要緊扣“天府文化體驗高地”定位,推進寬窄巷子二期擴建與騾馬市片區更新,重塑“老成都+新消費”街區風貌。

    對于區域級商圈,強調完善便民服務與特色消費功能。《方案》列舉了怡心湖商圈、內蒙古大道商圈、文脈坊商圈和龍興集商圈。以怡心湖商圈為例,明確了推進環湖商業帶、鄰里中心更新,拓展濱水步道、主題商街等漫游體系,引入潮流首店和社區便民業態等方向和具體舉措。

    以AI推進重點商圈場景創新

    《方案》聚焦空間優化、場景創新、環境提質、模式創新,提出16項重點工作。

    在實施空間優化行動方面,提出打造國際一流商圈矩陣,推動春熙路、交子公園等商圈對標國際標準,持續完善商業設施與文化、交通功能協同,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支持天府樞紐、西博城等商圈對標國際先進樞紐經濟區與會展商業綜合體標準,強化交通樞紐與商業空間的無縫銜接、會展資源與商業業態的深度融合。

    推進存量商業載體更新升級。明確將開展商圈活力指數評估,并引入專業運營團隊、多元化業態,推動首批32個存量商業載體提質升級改造。

    實施場景創新行動。建設全球新品首發地,將聚焦高端消費、時尚潮流領域,遴選一批具有標桿性的商業空間與創新場景,持續發布首發載體清單,打造首發集聚地,持續打響“FA@成都”首發品牌,建設國際化新品首發中心。培育多元融合業態,推動汽車主題公園、電競賽事等重大項目進商圈,引入策展式零售、主理人經濟等新興業態。

    推進商圈數智化轉型。鼓勵商圈建設智慧商街、智慧商店,在重點商圈試點AI市集、無人機展演、AI照相館等場景。打造全時段消費生態,重點打造春熙路、寬窄巷子、東郊記憶、鐵像寺水街等多個夜間消費地標和夜間消費打卡地。同時,打造市內免稅購物消費場景。

    實施環境提質行動。提升國際化服務水平,重點提升入境支付便利化水平、提升移動支付便利性等。同時,完善全齡友好公共配套、優化交通組織與慢行系統、構建誠信消費體系,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孟浩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