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不落幕 逐夢不停歇
——寫在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閉幕之際

8月17日晚,成都夜空再度被絢爛煙花點亮。與水共舞、熊熊燃燒的世運會主火炬,在觀眾的深情矚目下緩緩熄滅。
11天,我們在煙花下歡聚,又在煙火下道別。火炬雖熄滅,但逐夢的腳步永不停歇。
8月7日至8月17日,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在四川成都成功舉辦。來自11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0名運動員相聚蓉城,用激情和汗水譜寫體育華章。一幕幕拼搏瞬間成為記憶,一聲聲鼓掌喝彩定格永恒,一段段珍貴友誼傳遞溫情……
成都世運會是繼成都大運會后我國西部地區再次舉辦的大型國際綜合性賽事,四川又一次向世界呈現了一場具有國際標準、中國風格、巴蜀韻味的體育盛會,以此為窗口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成都世運會是歷史上最棒的一屆世運會。”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主席何塞·佩魯雷納數次點贊。
體育承載夢想。成都世運會,讓夢想落地,讓華彩綻放,讓未來生輝。
運動無限 逐夢綻放
十多天時間里,運動員們挑戰極限、突破自我,詮釋運動無限的多種可能。
無限,體現在被不斷刷新的賽事成績中。截至8月16日,成都世運會產生233枚金牌,共有81個國家和地區運動員登上領獎臺,累計打破18項世界紀錄。
成都體育學院三岔湖校區游泳館內,中國隊屢創佳績。胡瑤瑤、舒程靜、許藝川、謝文敏組成的中國隊,以1分07秒99的成績獲得女子4×50米水面蹼泳接力冠軍,并打破該項目世界紀錄。在自由潛水項目中,龍鄧喜、黃詩雨兩位“00后”小將,分別在男子動態無蹼FFS1-FFS2、女子動態有蹼FFS1-FFS2決賽場登頂,兩項新的世界紀錄由此誕生。
讓世界潛水聯合會主席安娜頗為震驚的是,該場館4天的比賽中,救生、自由潛水、蹼泳三個項目連續刷新13項世界紀錄、9項賽會紀錄。“場館的設備設施和賽會組織,是精彩賽事的保障。”
速度輪滑公路賽上,西班牙選手約翰·古斯曼以9.53秒的成績沖過終點,奪得男子公路賽(100米爭先)冠軍,打破該項目塵封7年的世界紀錄。同樣來自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佩拉斬獲男子公路賽(10000米積分)金牌,這名37歲的老將四次征戰世運會,終于夢想成真。
多名川籍運動員成為賽場亮點——高久尚首次參加國際大賽,在武術套路男子長拳-刀術-棍術全能比賽中,一路高歌猛進,用3個單項第一將金牌收入囊中;尾波滑水自由式項目中,開幕式點火女孩徐露以69.56分的成績摘金,實現從“點火臺到領獎臺”的72小時傳奇;16日舉行的自由式輪滑男子速度過樁決賽中,中國選手張顥、付裕包攬冠亞軍,前者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曾在杭州亞運會上摘金。
321名運動員,參加28個大項152個小項比賽——這是我國參加世運會以來參賽規模最大、參賽項目最多的一屆。
無限,也體現在多種不設限中。項目不設限。歷史悠久的武術和龍舟首次作為正賽項目亮相,所有場次門票早早售罄;無人機競速、棍網球等“冷門神技”一鍵破圈,掀起小眾項目熱潮。
年齡不設限。從68歲的射箭運動員到13歲的壁球運動員,年齡差達55歲。不同年齡段選手們在世運會的賽場上共同演繹精彩。其中,13歲的殷子媛是本屆世運會年齡最小的選手,國際賽場的實戰教學,讓她的奧運夢更近一步。
人生不設限。自由潛水選手唐珂,在賽場之外是一名軟件產品經理,“賽比完了,PPT還沒做完”;荷蘭拔河隊員文森特和妻子都是農民,“晚上抽時間進行訓練”。不同職業的選手閃耀賽場,勾勒出更廣闊的人類體育運動圖景。成都世運會是殘疾人比賽項目第二次納入世運會比賽,賽事設項和參賽規模均超上屆。
運動無限,無限可能。舉辦世運會的最初構想,就是讓運動員們有機會在更大舞臺上展示競技水平。本屆世運會賽場精彩不斷,許多全新項目走進大眾視野,有6個項目已進入洛杉磯奧運會。正如何塞·佩魯雷納所說,“這是世運會的驕傲,也是成都的驕傲。”
文化交融 創新活力
閉幕式上,一段本屆世運會的精彩視頻回顧,引領觀眾重溫這場體育精神與文化融合的盛會。
過去十幾天里,賽場歡呼與文化脈動同頻共振,巴蜀大地的千年文脈借助賽事的舞臺舒展鋪陳,讓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在競技的活力中煥發新彩,轉化為可觸可感的文明對話。
成都世運會上,四川元素鮮活生動,巴蜀文化創新表達,讓中國美學撲面而來。作為中國文化遺產標志的金沙太陽神鳥金飾圖案,成為吉祥物“蜀寶”“錦仔”服飾紋飾及世運火炬“竹夢”的核心靈感。其承載的光明、力量與希望,穿越三千余年,照耀今日盛會。
開幕式上二十四伎樂、東漢說唱俑等元素依次亮相,運動員方陣引導牌設計更濃縮成都非遺精華——銀花絲、蜀錦、蜀繡、漆藝的工藝神韻,于方寸間閃耀千年智慧。
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成為世運會期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搭建起全球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讓巴蜀韻味與世界風情綻放交融之美。
世運廣場上,主題夜活動輪番亮相,精彩紛呈。來自全省的近50項非遺技藝與文創產品,以“觸手可及、感受深切”展出方式,為市民、游客呈現了一場兼具國際表達與巴蜀韻味的文化盛宴。川東的《大皮影》、川西的鍋莊舞、川南的沐川草龍表演……四川各市(州)齊發力,在世運廣場拼出巴蜀文化拼圖,活動累計吸引超3萬人次參與。
世運村里,剪紙、竹編、太極等傳統文化體驗項目廣受歡迎;通過“漢語橋”,許多外國運動員擁有了專屬且富有韻味的中文名字;多場露天派對活動,促進了各國運動員之間的友誼……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副首席執行官紀堯姆·費利多次點贊,他相信,“運動員們將帶著對成都和四川的美好記憶回到家鄉,成為傳播中國文化、四川文化的使者。”
街頭巷尾,國際軟式曲棍球聯合會技術人員貝尼奧·布蘭卡在賽事之余的行程緊湊,看大熊貓、逛錦里、吃火鍋,“真是令人驚嘆的文化。”世運會期間,成都精心打造了7條城市文化觀光體驗線路。這些線路以公園城市、時尚商圈、煙火成都為主線,串聯17個特色點位,供來蓉人員自由選擇。目前,已有超過2500名運動員和嘉賓報名參與。寬窄巷子舉行的“世運·天府”文化藝術展,吸引超過10萬名全球游客觀展打卡。
科技創新讓運動員們大開眼界。先來個前空翻,再來個側身跳,最后萌萌地握個手,世運村里的機器狗成了“大明星”。玩足球、打籃球、揮壁球,“智能運動搭子”現場陪練,吸引各國運動員排隊與它“較量”。支持40種語言智能實時翻譯的眼鏡成為搶手的“社交法寶”,“一定要帶一副回家!”一位美國運動員舉著眼鏡興奮地自拍。此外,清潔機器人在泳池場館忙碌,服務機器人在高溫下替代人工服務保障賽事……放眼整個世運會,80余款“四川造”前沿科技項目集中“上崗”,一場立體式的“科技大秀”持續上演。
當巴蜀文化與現代體育在此碰撞,當古老智慧與創新活力在此交融,成都世運會留下的文明印記,持續書寫著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篇章。
以賽為媒 氣象萬千
賽事舉辦期間,每當夜幕降臨,世運廣場各個趣味體育活動體驗區熱鬧非凡——不光看,更鼓勵大家下場一試身手。
去年10月,四川啟動成都世運會“跟著賽事去旅行”系列活動,涂裝炫目的世運會主題大篷車隊,先后駛過四川21個市(州),將賽事拆解成可觸摸、可參與的各類場景,讓世運會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樂山大佛腳下,武術招式劃破晨霧;眉山三蘇祠里,宋代點茶與體育舞蹈奇妙碰撞……系列活動吸引上百萬人次參與,點燃全年齡段人群的參與熱情。
以成都為例,130個“世運空間”成為觸角,讓飛盤、攀巖、極限輪滑等項目深入街巷。體育課、公益培訓、社區聯賽也與世運會深度關聯。今年3月起,世運會項目“送、賽、教、隊、展”進校園五項活動有序開展,全年預計覆蓋超1000所學校,影響人群將達百萬之眾。
場館是賽事留給城市最直觀的體育遺產。成都大運會后,49個場館悉數對外開放,成為托舉全民體育熱潮的重要載體。成都世運會充分利用現有設施,配置了27處競賽場館(場地),其中,18個為既有場館局部功能調整,9個依托湖泊公園臨時搭建。本屆世運會的7處臨建場館,賽后將保留下來并轉化為惠民設施,助力打造“體育+”城市級消費新業態和新場景。“利用高校場館辦賽既可持續,又讓年輕一代接觸新興運動,這正是世運會的初衷。”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副主席湯姆·迪倫對成都的做法給予特別點贊。
體育不僅改變生活方式,更深刻塑造城市。2024年,成都成功舉辦羽毛球湯尤杯、乒乓球混合團體世界杯、霹靂舞世錦賽等重大體育賽事80余項,“世界賽事名城”品牌加速擦亮。賽事引擎強力驅動體育產業蓬勃生長,2024年成都體育消費總規模突破750億元,同比增長超9%。成都提出,2025年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力爭突破1500億元。
體育惠民之路持續拓寬。成都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布局便民運動空間,累計新建改造體育公園77個,打造社區運動角407個,新增天府綠道健身新空間830處,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平方米。
以賽為媒,四川正擁抱全球。目前,成都航空口岸國際及地區直飛航線覆蓋全球主要地區,成為今年中西部地區首個出入境人數突破100萬人次的航空口岸。240小時免簽政策助力,今年一季度成都航空口岸接待外國人達34.7萬人次,同比激增72.26%。亞洲體育舞蹈聯合會、世界冰壺巡回賽亞太總部等國際體育組織接連落戶蓉城。成都的“朋友圈”不斷擴容,全域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城市增至244個,315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成都國際班列累計開行超3.2萬列。
當下,賽事已然成為城市擴消費、促發展的強力引擎。2023年成都舉辦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帶動旅游消費126億元。借世運會東風,“賽事+”再上新——6月至8月,成都圍繞購物、美食、文旅、體育等板塊,推出暑期消費季系列活動。為持續放大賽事乘數效應,四川圍繞文體旅融合出臺多項政策,推出10條“跟著世運會游四川”入境游精品線路,邀請全球游客感受“錦繡天府·安逸四川”的魅力。
8月9日,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攜香港體育界成都世運會觀摩團,深入蓉城街頭巷尾,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游覽之旅。他表示,成都不僅經濟發展迅速,還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和旅游資源,“香港的朋友,尤其是年輕人,可以來到四川,感受歷史的進程,欣賞美麗的成都。”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X平臺發帖點贊:“在成都世運會上,各國來賓不僅享受著精彩賽事,更深深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用心接待與熱情包容。”
從大運會到世運會,從城市風貌到鍛煉設施,從體育產業到運動消費,體育精神已深深融入成都的每一寸肌理,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拼搏奮進的氣質。
賽事落幕,精彩繼續。更多舉步可達的健身場地、更豐富多元的運動場館、更優美整潔的街道、更綠意蔥蘢的城市景色、更低碳可持續的產業,正在這片土地上蓬勃生長。(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瑩佩 雷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