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73天高溫“桑拿”,10斤裝備“萌”動世運!

    2025年08月13日15:1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吉祥物 “蜀寶” 和 “錦仔”。羅堂供圖

    吉祥物“蜀寶”和“錦仔”。羅堂供圖

    成都第12屆世界運動會開幕式上,吉祥物“蜀寶”和“錦仔”可愛的身影讓廣大網友難以忘懷。它們邁著俏皮的小碎步穿梭于運動員之間,追著外國選手“貼貼”的模樣萌化全場,開火車、玩游戲、場邊拉伸的的“松弛感”更成了社交媒體上的爆款。這些靈動瞬間的背后,是四川天府新區信息職業學院60名學子用73天堅守寫就的青春答卷。

    “從第一天見到他們,就被這份認真打動了”

    開幕式服化道組工作人員的感慨,道出了這群年輕人最鮮明的特質。充氣人偶服很悶,加上電池、FM、冰袋背心、瓶裝飲水少說也有10斤,成都盛夏的高溫讓每次訓練都成了“蒸桑拿”,但從5月選拔到8月演出,沒有一句抱怨。

    更令人動容的是那份刻在骨子里的自律。合練期間,無論是進場館、離場還是領取工作餐,他們都會整齊列隊,隊列里藏著對機會的珍惜。“這是代表學校和成都,得有樣子。”簡單的話語,道出了超越年齡的責任意識。

    7月的一個深夜,所有演員都已離場,他們卻因對當日表現不滿,在場地加練繼續加練。推門歸還服裝時,滿頭大汗的他們還對服化工作老師道歉:“對不起,讓你們等久了。”

    “最難忘的事,就是認識了一群特別好的伙伴”

    這是扮演“錦仔”的吳菲說的一句話。談到自己參加這次活動,她最開心的就是和老師、同學們在一起。

    雖然訓練很辛苦,16次進場合練幾乎每次都要夜深了才能回學校,但是在往返的大巴車上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所有的疲憊也都在這些歡笑中煙消云散。

    張羽璐至今記得,手被風扇劃傷時,張月跑十幾分鐘去買藥給她清洗傷口;候補的8名同學與正式演員同步訓練,只為“萬一需要替補時不掉鏈子”;被選為禮賓服務人員的沈偉浩雖不上場,卻每天幫大家整理服裝、幫忙搬東西,“看著他們蹦跳,我也覺得驕傲”。

    這份團結,讓在場的工作人員都感慨:“他們身上的活力,是從心里透出來的。”當導演問“累不累”,60人異口同聲喊出“不累”的瞬間,當有人腳受傷被同伴背去醫務室的畫面,都在訴說:這不是孤軍奮戰,而是一群人向著同一個目標奔跑的力量。

    “大運會我是最強替補,世運會我也要做到最好”

    國防教育特色班的劉貴杰曾是大運會的替補隊員,如今就算不穿服裝他也能大大方方地蹦跳出可愛的姿態了。從“猛男”到“萌寵” 的轉身里,藏著他最動人的成長密碼。

    最初開始訓練的時候,習慣了整齊劃一隊列訓練的他動作僵硬得像“機器人”,“最難的是克服害羞的心態”。他把大運會的精神也帶到了世運會。他看動畫學表情,對著鏡子練蹦跳,向學前教育專業的女生請教技巧。“把所有動作做得更好,讓其他人看到吉祥物最好的狀態。”

    17歲的朱龍友為演活“錦仔”,翻遍了川金絲猴的紀錄片,把猴子撓臉頰、輕跳的小動作刻進肌肉記憶。在導演的動作要求之外,他還自己加入了摸摸肚子、拍拍屁股等動作,讓自己扮演的吉祥物更有個性。

    這些蛻變,生動詮釋出這個學校“以書院理念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用工匠精神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的職教理念。

    開幕夜的成都,燈光璀璨,“蜀寶”和“錦仔”的身影已定格成光影,但這群職教學子的故事仍在延續。他們用行動證明,職業教育的天空下,青春同樣能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在世界舞臺上,中國青年的擔當與熱愛,永遠是最動人的風景。(羅堂、張緒鋒)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