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梨鄉刀兒客”攜手“梨鄉播客” 四川蒼溪育鄉土人才“矩陣”撬動百億產業集群

    2025年08月08日11:20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在川北方言中,“刀兒客”,指的是給苗木果樹做嫁接的師傅。位于秦巴山區腹地的四川省蒼溪縣,一場由當地鄉土人才引領的產業變革正深刻改變著鄉村面貌。從“一人一刀闖天下”的“梨鄉刀兒客”到“一塊屏幕鏈全球”的“梨鄉播客”,兩代新農人用不同的方式詮釋著“人才是鄉村振興第一資源”的深刻內涵。

    一把嫁接刀,從“謀生技藝”到“產業引擎”

    龍山鎮的田間地頭,72歲的向志友從事果樹嫁接52年,至今他仍保持著每天嫁接200株苗木的紀錄。

    這位見證了蒼溪雪梨從“地方特產”到“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蛻變的“刀兒客”,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磨煉,已經熟練掌握了采種、播種、育苗、修剪等一系列技術,嫁接成活率高達95%。他不僅解決了蒼溪雪梨的梨核不能育種問題,還嫁接出重達4斤8兩的蒼溪雪梨。

    半個世紀間,他的嫁接工具從谷草纏繞進化到了定制刀具,技術標準也從“成活即可”躍升至“愈合面指寬”的精細要求。老一輩“刀兒客”正通過“傳幫帶”模式,將嫁接技術代際傳遞,形成覆蓋全縣的技術人才網絡。近3年,有2000余名“90后”農民工加入這一職業,形成“老帶新、新促老”的良性循環。蒼溪縣龍山鎮苗木種植面積達2.5萬畝,年產出苗木5億余株,也憑借著“春季枝接+伏季芽接”的雙季技術體系,使苗木生長周期縮短1/3,成活率提升至99%,成為西南最大的苗木集散地。

    2023年,“梨鄉刀兒客”被評為四川省第二批“川字號”特色勞務品牌,其背后是5.3萬名龐大技術工人的規模效應,這些“帶著嫁接刀走天下”的農民工,每年創造勞務收入超15億元,他們憑借精湛的技藝,為各地提供優質的苗木嫁接服務,帶動蒼溪雪梨、蒼溪紅心獼猴桃等特色水果產業風生水起。如今,蒼溪紅心獼猴桃種植面積達39.5萬畝,品牌價值突破80億元,蒼溪梨全年產果12萬余噸,綜合產值超28億元,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

    “梨鄉刀兒客”正在進行技能比賽。蒼溪縣人社局供圖

    “梨鄉刀兒客”正在進行技能比賽。蒼溪縣人社局供圖

    2024年,首批20名“職業刀兒客”獲頒鄉土人才技能等級證書,填補了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和行業評價規范的空白,給鄉間藝人以身份和地位,激發了助力鄉村振興的工作熱情。高級技工鄧娜娜的團隊在承接萬畝蘋果園嫁接項目,憑借“四刀嫁接法”專利技術,使苗木生長周期縮短1/3,工費較普通團隊高出40%。這種“技術溢價”正倒逼全縣“刀兒客”向“全程管理人員”轉型,形成涵蓋采種、育苗、修剪、管理的全鏈條服務體系。

    一塊手機屏,從“田間地頭”到“流量入口”

    2021年浙川東西部協作啟動后,杭州市余杭區的數字電商經驗在蒼溪落地生根。杭廣東西部協作數字產業園引入中國播谷直播基地等5個項目,構建起“企業供品+MCN育人+政府背書”的電商生態。

    近年來,蒼溪縣通過搭乘數字電商快車,精準鎖定“秦巴山區生態農產品”定位,推出了“蒼溪雪梨溯源系統”,購買蒼溪梨的消費者掃碼即可查看果樹生長全周期。直接推動相關農產品品牌價值和電商溢價率雙提升。

    與此同時,“全省十佳創客之星”樊澗華帶領的“梨鄉播客”團隊“左手拿鋤頭、右手握話筒”,他們通過“百場田間課堂+千名云端陪跑”計劃,將直播間延伸至全縣31個鄉鎮。

    90分鐘直播賣出10噸翠冠梨。這是2025年7月蒼溪縣東溪鎮一場直播的銷售紀錄,電商矩陣高效銷售背后,離不開當地建立的一條“培訓-直播-物流-結算”的全鏈條閉環。

    如今,“梨鄉播客”們將直播間設在田埂上,將冷鏈車開到果樹下,50余名村民變身“打包俠”,實現“枝頭到舌尖”的極速轉化。

    “梨鄉播客”正在進行直播。蒼溪縣人社局

    “梨鄉播客”正在進行直播。蒼溪縣人社局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蒼溪縣電商矩陣累計售出翠冠梨5000噸、銷售額達3000萬元,帶動1600余名群眾就業增收,人均年增收達1.8萬元,全縣形成“一人帶一村、一品鏈一業”的雁陣格局。

    “在生產端,我們的‘刀兒客’憑借豐富的農產品生產經驗和優質的產品資源,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和供應,‘播客’團隊通過強大的市場推廣能力和銷售渠道,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銷售量。將我們本地的農產品快速推向市場,實現產銷對接。”據蒼溪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當地數萬名鄉土人才構成的“人才矩陣”,正以“刀鋒上的技術”與“云端上的流量”雙輪驅動,撬動出蒼溪雪梨、蒼溪紅心獼猴桃等特色農業與電商經濟的協同發展、產業聯動,形成總規模突破百億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郭瑩、邢小川、仲理)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