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依靠群眾是城市“舊改”解題的關鍵

    2025年07月08日09:5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依靠群眾是城市“舊改”解題的關鍵

      自1992年以來,上海的“舊改”工作已持續(xù)30多年,歷經多重困難。彭一小區(qū)作為上海市非成套拆除重建改造項目中建筑體量最大、居民戶數(shù)最多、情況最復雜、改造難度最大的非成套舊住房小區(qū),其“舊改”過程不斷攻堅克難。

      從彭浦新村街道總結出的工作“八個難”可以看出,其難度遠超一般“舊改”工作范疇。街道在“摸著石頭過河”中歸納出來的“群眾工作八法”給人以啟迪:城市“舊改”解題的關鍵是“依靠群眾”。

      以動員居民簽約為例,彭一小區(qū)居委會主任陸貞介紹,小區(qū)里豎起一塊公示牌,清晰地列出每戶簽約情況,每簽約一戶,表格里就貼上“簽約”標簽。這塊公示牌成了不少小區(qū)居民每天必到的“打卡點”。居民看到很多黨員帶頭簽約,也陸續(xù)跟進簽約。

      近4年來,原拆原建的過程讓居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站在小區(qū)附近彭浦新村地鐵站的天橋上,居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工地從打樁、逐層搭建鋼筋骨架,到最終封頂,建成整齊氣派的新樓。一些租住在附近的居民,每天都會來門口看看、轉轉,滿心期盼早日拿到新家鑰匙。

      “舊改”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由老百姓來評價。居民趙啟明為改建后的彭一小區(qū)歸納了“十好”:舊房換新房住得好、合用改獨用用得好、出門有電梯出行好、每戶有陽臺采光好、停車不發(fā)愁有位好、綠樹推窗見景觀好、房屋可交易政策好、房價漲得快流通好、公建配套全服務好、再來做鄰居情誼好。

      彭浦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任偉介紹,2021年9月1日,在彭一小區(qū)啟動搬遷當天,《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正式發(fā)布,該條例中多個指導拆除重建工作的條文,正是基于此前彭浦新村街道探索出的實踐經驗,并由此推動2023年2月7日《上海市舊住房成套改造和拆除重建實施管理辦法(試行)》出臺。

      可以說,彭浦新村的“舊改”實踐,為上海市乃至全國探索出一條城市更新建設及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徑。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