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绷θ_ 匠心制造

    四川中煙傳承勞模精神 凝聚奮斗力量

    2025年06月30日12:1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近日,四川中煙捷報頻傳:劉昌林榮膺“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宋光富、張寶、魯向東、莫益仲獲評“四川省勞動模范”,蒲斌被授予“四川省道德模范”,長城雪茄廠工會摘得“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桂冠。這一系列沉甸甸的榮譽,不僅是對四川中煙人卓越貢獻的崇高禮贊,更是對“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在巴蜀煙草沃土上生動實踐的深刻詮釋。

    四川中煙正以一個個鮮活感人的榜樣故事,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積極踐行國企社會責任,將榜樣的力量轉化為推動制造強省建設和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匠心傳承“破壁”記

    “是困難就一定要去攻克。”回憶起2024年帶領團隊開展ZB47機組鋁包紙改造攻堅時的場景,西昌卷煙廠“全國勞動模范”劉昌林目光灼灼。

    劉昌林進行設備運行監護工作。四川中煙供圖

    劉昌林進行設備運行監護工作。四川中煙供圖

    當時,工廠生產環保無鋁內襯紙類卷煙產量壓力較大,不具備該生產能力的ZB47機組成為了制約產能提升的“攔路虎”。面對設備改造的高難度與產能提升的重重壓力,劉昌林挺身而出,誓要打破眼前的困局。

    “有時候設備就像是跟你對著干一樣,一個問題處理好了,下一個問題又出現了?!绷璩?點的時候,車間里只剩下設備運轉的轟鳴聲。面對操作和維修都不熟悉的設備,他帶領技術骨干拆解數千次,優化圖紙近百稿,外出優秀工廠交流學習、借鑒方法。通過近半年的努力,憑借著劉昌林團隊不放棄、肯鉆研的匠心精神,ZB47包裝機在產量、質量和消耗等方面,達到其余包裝機水平,甚至在操作難度方面低于其余包裝機。

    從業三十余年,劉昌林用一步一腳印,踏出了一條浸染著機油與榮光的成長之路。作為日日夜夜奮斗在一線的工人,劉昌林深知技術創新是生產力發展的關鍵動力。他主導了23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發明專利,1項國際ICQCC金獎項目成果推廣運用至廣東中煙、重慶中煙等多家企業,年均節約維護成本超2000萬元;針對YB65條盒包裝機鋼印偏移、膠點缺失等“老大難”問題,他帶著團隊挑起攻堅克難的重擔,最終研發出了長效潤滑裝置和新型吸風控制裝置,設備維修效率提升了298%;在維修人員管理方面,劉昌林團隊從優化操作流程和加強維修人員管理兩方面入手,高效提升設備改造工作和設備運行工作的效率,讓異形包裝的產品優等率從不足20%一路飆升至82.69%,讓整個團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弊寗⒉指詾榘恋?,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徒弟們。

    通過“培訓+競賽+實戰”的培養模式,他累積為工廠培養了12名維修技師、2名操作技師,斬獲省級競賽獎項3項、州極競賽獎項9項?!案梢皇?,終一生。我要求徒弟們,既然選擇了做維修工就要錨定目標,沉下心來,默默前進?!眲⒉质冀K自覺把“后繼有人”這個大事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把匠心創新,用薪火相傳。

    如今五十多歲的劉昌林仍然保持著凌晨巡線的習慣。從扛著扳手滿身油污的維修工,到執筆編寫行業技術標準的專家,劉昌林用半生詮釋了工匠精神的變與不變,用技術創新突破發展瓶頸,以匠心傳承培育時代新人。

    十載公益“彈簧鍋”

    在成都一家便民超市內,志愿者接過盲人大叔的手,習慣地將其放在自己肩膀上,引導他購物,兩人一前一后邁著穩健的步伐,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這位志愿者正是成都卷煙廠的職工蒲斌,“我已經幫助這位盲人十二年了,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做好事又不是為了出名?!?/p>

    蒲斌在工廠默默耕耘30余載,從擋車工、維修工到企業管理科督導管理員再到公益群里的“彈簧鍋”,多重身份的蒲斌用十幾年的堅守詮釋“寬窄大愛”,榮膺“四川省道德模范”稱號,成為新時代公益精神的鮮活注腳。

    蒲斌為涼山州孩子送去文體用品。四川中煙供圖

    蒲斌為涼山州孩子送去文體用品。四川中煙供圖

    2008年,蒲斌以“盡微薄之力,能幫就幫”的質樸信念,用“彈簧鍋”的名字踏上公益之路?!拔壹尤肓撕芏喙鍽Q群,一開始主要負責接送盲人外出辦事,外出對于正常人來說沒什么,但是對于盲人卻是最大的困難。有了愛心志愿者的陪伴,他們就不再孤立無援?!痹谂c盲人的交流中,蒲斌真切地感受到公益是生命間的相互照亮,從中體會到了溫暖與快樂,這份觸動成為他公益之路的初心。

    2013年,春熙路“口袋婆婆”一家的困境刺痛了他的心——10平米危房中,八旬老人靠拾荒養活癱瘓老伴、癡呆女兒和求學外孫,屋子里沒有一部家電,只有一個昏黃的燈泡照亮;屋頂是破的,下雨要用盆接,刮風會把樹葉刮到床上;幾元錢的洗衣粉,只有給孫子洗校服時才舍得用……

    看到眼前的一幕幕,蒲斌當即與四川中煙的同事一起,籌集了兩車物資開入泥濘小巷,就這樣持續幫扶了12年。他往返500余趟,募集24萬元定向捐款,為老人修補屋頂、更換電線,讓昏暗小屋重燃希望。2017年底,愛心群里的志愿者們共同出資,支付每月租金1200元以及水電氣、物管費,“口袋婆婆”一家搬進了寬敞整潔的套二電梯房。今年,蒲斌組織了第六次志愿者聚會,為“口袋婆婆”慶祝89歲生日……

    為什么取名叫“彈簧鍋”?蒲斌說,“彈簧符合我愛笑愛動的性格,而且它能屈能伸,遇到困境逆境都能靈活變化。”這樣的精神與四川中煙的“寬窄之道”不謀而合。

    作為四川中煙人,蒲斌始終牢記“公益不是獨行,而是眾行?!痹谒挠绊懴?,工廠一千余人次參與各類公益行動,中煙力量匯聚成了一股強大的愛心洪流。十多年來,蒲斌凝聚200余家愛心企業、1.7萬名志愿者,累計募集1894萬元物資,為213戶困境家庭送去溫暖。在黨建引領下,他組織6003場公益活動,吸引8.7萬人次參與:84所山區村小建起愛心讀書角,1121名兒童重返課堂;彝族女孩拉而伍牛圓夢大學,環衛工人戴上愛心手套,孤寡老人嘗到生日蛋糕......蒲斌深知,這并非他一人之功,而是整個四川中煙用行動書寫的責任擔當。

    在四川中煙這片沃土上,工匠精神與奉獻情懷如同鳥之雙翼,共同推動著企業向前發展,以善良為原料,以奉獻為工藝,打造這個時代最為珍貴的精神產品。

    暖心出圈“家文化”

    在四川中煙的發展歷程中,個人的奉獻與集體的力量始終相互映照、相得益彰。長城雪茄煙廠工會委員會以“家”為核,用黨建引領凝聚向心力,以溫情管理激活創造力,在民主共治中打造出職工信賴的“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成為國企工會改革的標桿樣本。

    工會主席周文迅翻開厚厚的工作日志,上面記錄著39場勞動競賽、46項專利成果和200余對“師帶徒”結對名單。近年來,工會以黨建為軸,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職工技能培訓、勞模講堂和技術沙龍。工會構建“征集-協商-反饋”閉環機制,近年累計公示“三重一大”事項1400余條,讓職工從“旁觀者”變“當家人”,推動職工代表從“舉手投票”轉向“擼袖實干”。

    周文迅調研劉勤創新工作室。四川中煙供圖

    周文迅調研劉勤創新工作室。四川中煙供圖

    “職工的需求沒有淡旺季?!惫幙棥八募娟P愛”網絡,開展“春送祝福夏送清涼秋送安康冬送溫暖”。通過常態化個性化的踏青賞秋、困難幫扶、高溫慰問、媽咪寶貝屋“暖心禮包”等將關懷送到心坎上。

    工會通過聚焦發展激活動能,打造“有厚度”的成長之家,深耕“矩陣式”創新工作平臺,讓智慧轉化為生產力。近年工廠累計獲得的120余項專利中,超過三分之一通過工會創新工作室平臺取得。李秋月工作室被評為“四川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四川省五一巾幗創新工作室”躋身“煙草行業首批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

    真正的“家”,是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價值坐標。如今,這個“家”正以歸零心態開啟新的征程,用更有溫度的治理、更具銳度的創新,書寫新時代國企工會的“家國答卷”。

    從智能車間到公益一線,四川中煙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國企擔當,既是流水線上毫米必爭的匠心,也是萬家燈火中躬身奉獻的赤誠。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詮釋著“正直豁達 智慧精微”的企業精神,在技術攻關、社會服務、職工關懷等領域交出了扎實答卷。

    模范的力量在于引領,道德的傳承在于踐行。未來,四川中煙將繼續以模范為標桿,深化人才培養機制,弘揚愛崗敬業、奉獻社會的精神,讓勞模旗幟與道德之光在企業發展中熠熠生輝,為行業進步與社會和諧貢獻更多四川中煙力量。(費承祚、實習生黃欽焯)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