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貢井法院:“N”次呼叫 終架調解連心橋

“我現在聯系不到被告,他把我電話都拉黑了!”在貢井法院航空產業園法庭的立案大廳,原告王某無奈地向承辦法官展示手機通話記錄。
近日,這起標的額僅3700元的承攬合同糾紛案件,經歷了跌宕起伏的調解歷程,最終在貢井法院法官的不懈努力下畫上圓滿句號。
2022年底,王某與吳某約定:由王某為吳某安裝墻板,吳某支付王某安裝費17000元。此后,吳某雖陸續支付卻始終未結清尾款,并于2024年4月向王某出具欠條,欠王某墻板安裝費3700元。多次催要無果后,王某選擇訴諸法律。案件受理后,送達程序卻陷入困境——吳某戶籍地查無此人,預留電話已成空號。面對送達困境,承辦法官啟動關聯案件篩查機制,通過對吳某涉訴案件的細致比對,最終鎖定其現用聯系方式。就在承辦法官以為能聯系上吳某時,電話對面仍然提示“你撥打的電話無法接通”。在承辦法官更換多個座機、手機鍥而不舍地撥打下,吳某的電話終于打通。
首次電話溝通時,吳某態度敷衍:“我現在忙,中午給你聯系”。然而承辦法官一直等到次日中午,也沒有等到吳某的來電。期間多次給吳某打電話“無法接通”、發微信“無人回復”。面對當事人的消極對抗,承辦法官轉換思路,連續兩天發送微信消息:“逃避解決不了問題,事情總要處理。”
在多次發送微信消息后,吳某打來了語音電話,同意調解。次日調解現場,雙方達成“三個月內一次性支付”的調解協議。
“我的案子金額小,被告又愛玩失蹤,我都以為沒得辦法了,沒想到法官這么執著。”王某在簽收調解書時感慨道。承辦法官表示:“案件標的雖小,但關乎群眾對司法的信任。每通電話、每條信息都承載著司法為民的初心。”
該案的成功調解,是貢井法院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縮影。今年以來,貢井法院通過“關聯案件檢索+集約送達+云端調解”工作模式,已成功化解多起“失聯”案件,讓公平正義在“最后一公里”加速抵達。
“紅梅法官”提醒:當事人應積極應訴,理性維權,誠信履行法定義務,共同維護健康有序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自貢融媒記者 王梓薇)
來源:自貢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