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骨科醫院成功開展3D打印仿生頸椎人工椎體植入術
2025年05月09日15:0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真沒想到手術效果這么好!折磨我十多年的病痛,你們2個小時就解決了。”近日,剛在綿陽市骨科醫院接受3D打印仿生頸椎人工椎體植入術的患者高先生在復查時驚嘆道。
今年69歲的患者高先生,十余年間飽受四肢麻木、行走不穩困擾,前期雖經多次保守治療,但效果均不理想。近月來,因左上肢完全失能,恰逢回綿探親,遂慕名來到綿陽市骨科醫院微創脊柱科求診,經詳細檢查診斷為頸椎多節段椎間盤突出伴嚴重椎管狹窄(C4-C6),需進行手術治療。為降低傳統人工椎體適配偏差風險,提高界面融合效果,微創脊柱科崔立強主任團隊經三維影像重建評估,決定采用創新性3D打印方案。
據了解,3D打印技術優勢在于可實現生物仿生,鈦合金材質配合雙模量設計(皮質骨/松質骨結構),能有效規避應力遮擋效應;精準匹配,基于CT數據的納米級表面處理,摩擦系數提升40%,初始穩定性達臨床最優;骨融合優化,中空結構預留植骨窗,骨融合率較傳統術式提升35%。
手術當日,在謝世明主任醫師帶領下,微創脊柱科、麻醉手術室團隊精細操作、協調配合,歷時2小時,成功為高先生實施頸前路微創切口下頸5椎體次全切+頸4-6椎間盤切除+3D打印仿生頸椎人工椎體植入、頸前路鈦板內固定術,術中患者麻醉平穩,出血量極少。
術后,影像顯示3D打印椎體與自體骨界面完美契合,椎管減壓充分,患者雙上肢肌力恢復至IV級,麻木感明顯減輕,步態穩定性恢復良好。
仿生頸椎人工椎體植入影像顯示。綿陽市骨科醫院供圖
此次創新術式的成功實施,不僅填補了區域技術空白,更構建了從AI術前規劃、3D打印定制到微創精準實施的全流程數字化診療體系。未來,綿陽市骨科醫院將繼續深化該技術的臨床應用,推廣至更多復雜病例,造福更多患者。(龔雙全)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