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科深耕”到“全域覆蓋” 織密心理健康服務“守護網”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既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神經末梢",更是基層醫療轉型的破局密鑰。經過多年的發展,成都市青白江區第三人民醫院,從專注精神障礙治療到構建覆蓋全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務網絡,探尋出一條“突圍”之路,不僅讓專業資源從醫院流向社區,還讓心理健康管理逐步融入社會治理體系。
深耕專科,破解基層精神衛生“三難”
2009年,青白江區第三人民醫院(青白江區精神衛生中心)啟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直面基層精神衛生領域“人才短缺、資源分散、管理薄弱”三大痛點。作為區域精神衛生防治技術指導中心,醫院以“技術下沉”為核心策略在青白江區破局基層服務短板。
近年來,青白江區第三人民醫院累計開展精神專科培訓200余場,覆蓋醫務人員超3000人次;建立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緊急醫療救援應急處置聯動機制,年均參與危機干預50余例;創新“家屬-社區-醫院”三方康復指導體系,推動轄區精神障礙患者規范管理率達95%;啟動長效針劑治療項目,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提供“每月一針”的便捷治療方案,復發率降低40%。
“我們不僅要讓患者‘有藥可醫’,更要讓他們‘有路可走’。”醫院黨支部書記王敏表示。
打破壁壘,從“單一診療”到“社會共治”
2017年,青白江區第三人民醫院成立成都區縣首個心身(老年)科,打破傳統精神科“重藥物、輕干預”的局限,實現了從傳統精神科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型。科室組建13人跨學科團隊,整合主治醫師、心理治療師、康復師等多元角色,引入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經顱磁刺激、生物反饋等物理治療技術,創新“藥物+心理+康復”三維療法。針對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頑固性失眠、頭痛、焦慮、抑郁、雙相情感障礙等問題,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年來,青白江區第三人民醫院聯合社區開展老年認知障礙篩查1.2萬人次,開設家庭治療工作坊76期……通過專科優勢的輻射帶動,醫院的服務半徑同步向社區延伸,實現了“預防-治療-康復”的閉環管理,破解基層心理服務"最后一公里"難題。
以心賦能,架設回歸社會"連心橋"
2023年,醫院與青白江區司法局合作開展以“心”賦能幫助社區矯正對象回歸社會。通過對矯治對象進行心理測評,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團體輔導、“一對一”專門矯治等,幫助數千名矯治對象突破心理困境,走出人生低谷。
在社區矯正對象老張的檔案里,記錄著他從最初的心理阻抗到主動參與治療的轉變;團體輔導室里,12名矯正對象正通過"人生棋盤"游戲重新規劃未來路徑......這些場景展現著社會心理服務的深層價值:它不僅是對偏差行為的矯正,更是對人性本真的喚醒。
“每個犯罪背后都有未被看見的心理創傷,心理矯治不是簡單說教,而是喚醒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心理治療師賈煜榕表示。醫院正在探索構建"認知重建-行為矯正-社會適應"三級干預體系,讓專業心理服務突破醫院圍墻,轉化為預防犯罪、修復關系的治理新動能。
通過技術下沉、跨界融合,青白江區第三人民醫院實現了心理服務從醫療領域向社會治理的延伸。從精神障礙患者的康復治療到社區矯正對象的認知重建訓練,這個由"專科引領、全域協同"的服務網絡,正在讓每顆迷途的心靈找到重生之路。(胡晴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