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自貢富順的“小孩哥”火了!六年級學生為啥能成“禁毒小英雄”?

    2025年04月17日08:44 | 來源:川觀新聞
    小字號

    原標題:自貢富順的“小孩哥”火了!六年級學生為啥能成“禁毒小英雄”?

    “因為這個事我倆火了,同學們都喊我們‘禁毒小英雄’!”4月16日,川觀新聞記者在自貢市富順縣板橋鎮見到小張(化名)和小王(化名),他倆高興地告訴記者。

    小張和小王是富順縣板橋鎮富和九年制學校六年級的學生。近日,因為在上學途中辨認出野生罌粟主動報警,兩名“小孩哥”迅速引發網友點贊。

    “小孩哥”是怎么幫助警察“鏟毒”的?

    “我們在田地旁看到一株花朵為紫紅色的植株,第一反應就是在學校禁毒宣傳課上見過,感覺像是罌粟,就起了疑心。”小張說,但因為罌粟和虞美人相似,兩人也不敢肯定。

    晚上回去后,小王找出了學校發的禁毒知識手冊,和手冊中罌粟的圖片進行對比。“核對后,我發現這株紫紅色花的特征與手冊上描述的罌粟一樣,花苞是卵狀,莖上光滑無毛,也比一般的花要粗壯。”小王說。

    于是,在第二天上學的路上,兩人果斷報了警。

    富順縣板橋派出所副所長張彭告訴記者,當天早上7點多就接到110報警中心的電話,稱有兩個小孩說發現毒品原植物,派出所民警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確認,該植株確實為野生罌粟。民警隨即將其全部鏟除、直接銷毀,還排查了周邊有無其他植株。“兩個小孩為了確保罌粟植株不被轉移,一直在現場等候,上學都遲到了。我們趕緊把他們護送到學校,給老師說明了情況。”張彭說。

    “孩子的識毒、防毒、拒毒意識很強,也給大家樹立了很好的榜樣。當前氣溫逐漸回暖,正是罌粟生長旺盛的季節,大家如果發現野生罌粟或非法種植罌粟的,應立即向公安機關舉報。”富順縣公安局禁毒大隊民警李藍(化名)說,孩子能夠迅速認出毒品,和學校扎實的科普教育分不開。

    富順縣板橋鎮富和九年制學校六年級1班班主任李秀蘭介紹,學校利用每周三的班會,對學生進行禁毒、消防等相關的法治教育,以圖片、手冊、講座等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相關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學校建有禁毒微基地,配備法治副校長、轄區民警等,定期開展法治禁毒宣講。

    目前,富順全縣已建成79所中小學禁毒微基地和1所縣級禁毒教育基地,通過VR體驗、仿真毒品展示、互動問答等形式,讓學生直觀了解毒品危害。

    “我們一直在推動禁毒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自貢市教育和體育局局長黃如貝表示,自貢小學五年級至高中二年級的學生,每學年至少會有4課時的毒品預防教育專題課程,老師向學生傳授毒品的基本知識、危害和防范方法。邀請禁毒民警、法治副校長、校外禁毒輔導員走進學校,全市已開展禁毒教育法治課400余場;各學校組織中小學生到禁毒教育基地參觀累計達20萬人次,法治教育聯動不斷深化。

    記者了解到,李秀蘭提到的禁毒教育微基地,在自貢全市已覆蓋241所學校,占學校總數的90%以上,為學校開展毒品預防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平臺和載體。

    (川觀新聞記者 行曉藝 龐琪 自貢觀察 羅偉)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