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攀枝花:“非遺+稅宣”稅惠春風拂花城 暖匠心

    2025年04月17日16:2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迸手ú粌H有火紅的木棉,更擁有豐富多彩的“非遺之花”。數據顯示,攀枝花市目前共有103項非遺項目被納入省、市、縣(區)三級保護名錄,其中傈僳族婚俗、苴卻硯雕刻技藝等省級非遺項目更是多次登上央視,成為外界了解攀枝花歷史文化的“窗口”。

    在第34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期間,攀枝花市稅務局將“非遺傳承保護”與“稅收普法宣傳”相結合,走進非遺傳承企業開展稅費政策宣傳,讓稅惠春風助力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作為多民族文化交匯融合之地,鹽邊縣民族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擁有46項非遺項目文化富礦,其中與傈僳族相關的就有9項。

    稅務干部走進傈僳族非遺中心工作人員宣傳稅惠政策。攀枝花市稅務局供圖

    稅務干部走進傈僳族非遺中心工作人員宣傳稅惠政策。攀枝花市稅務局供圖

    今年3月,“非遺四川·百城百藝” 項目鹽邊傈僳族服飾在北京舉辦的2025中國國際時裝周(春季)舞臺上亮相,精美的紋樣和鮮明的色彩充分展現東方美學的獨特魅力,受到眾多觀眾喜愛。

    為更好保護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鹽邊縣稅務局組織“稅宣小隊”走進鹽邊縣傈僳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中心,為工作人員宣傳稅惠政策,輔導個稅匯算、社保繳納。持續深化“稅務+非遺”服務機制,為非遺相關企業送上定制化稅費服務,面對面輔導發票開具、納稅申報等常見業務實操,助力非遺文化走穩“守正創新”之路。

    “非遺傳承發展不僅要靠手藝,更要在合規經營下才能走得長遠?!背啥冀鸸任幕瘋髅接邢挢熑喂钧}邊分公司財務人員賀琴介紹,“我們公司去年超9成的收入都享受了免稅優惠,有國家政策支持,我們更要走好傳承創新之路,讓傈僳族非遺技藝成為可觸摸、可感知、可留存的藝術品?!?/p>

    同樣在稅惠春風中煥發新活力的還有“中國彩硯”——苴卻硯。它集中國“四大名硯”優點于一身,以豐富的膘、眼、線、紋等眾多石色稱雄于硯界,苴卻硯雕刻技藝也在2009年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攀枝花市鑫苑工藝美術制品廠內,工匠們正埋頭雕刻,石屑紛飛間,一方方精美的硯臺映入眼簾。

    稅務局干部在苴卻硯文化產業園區宣傳稅惠政策。攀枝花市稅務局供圖

    稅務局干部在苴卻硯文化產業園區宣傳稅惠政策。攀枝花市稅務局供圖

    “作為非遺傳人,我更注重發揚苴卻硯的文化特色,做好形色體藝術。”鑫苑工藝美術制品廠負責人、苴卻硯非遺傳人任樹賓表示,“稅務部門也是非遺文化傳承的同行者,給我們送來稅惠政策,還幫助我們規避涉稅風險。”

    據了解,在稅收宣傳月期間,仁和區稅務局宣傳小分隊走進苴卻硯文化產業園區,開展“非遺傳承·與稅同行”專題活動,精準聚焦行業需求,為非遺匠人送上“非遺發展手冊”。從石料采購的發票規范到文創研發的加計扣除,從申報納稅的流程操作到非遺匠人的個稅匯算輔導,稅務部門以“政策落實精度”“稅費服務溫度”為非遺傳承增添“稅動能”。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創新是最好的傳承。下一步,攀枝花市稅務局將持續聚焦非遺產業發展,積極探索更加多元、接地氣的稅收宣傳普法形式,不斷提升稅費服務質效,做好非遺文化傳承的“守護者”,助力非遺產業在合規經營、誠信納稅的濃厚氛圍中走穩高質量發展之路。(盧小倩、唐雅婷)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