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改革破冰前行 激發城市活力

2024年以來,樂山市委、市政府直面城市建設中長期存在的市級與市中區體制不順難題,系統謀劃、穩步推進市級與市中區體制改革,聚力破解多年來的堵點卡點和瓶頸制約,構建起權責明確、協調有力、運轉高效的城市建設管理體制,為提升樂山區域中心城市能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撐。
改革之路 精準破冰聚焦關鍵環節實施改革
據了解,長期以來,樂山市級和市中區在財力、權力、活力等方面存在管理協調不暢、運行效率不高等問題,制約了市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主要表現為,市級財政負擔沉重,城市建設投入大卻難以形成合力;市區條塊分割,工作脫節斷檔,“多頭管理”和“職責交叉”現象頻發;管理重心過高,導致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區級動能不強,聯動不足,難以充分發揮自主發展的優勢。
為破解這些難題,市委、市政府統籌市區兩級力量,全面推進市級與市中區體制改革。經過深入調研和充分論證,研究制定了《進一步深化市級與市中區體制改革方案》,聚焦城市財稅分配、土地管理、規劃管理、建設管理等關鍵環節實施改革,加大對市中區支持力度,充分激發市區兩級活力。
在優化財稅分配體制方面,在確保市級和市中區既有收益的基礎上,優結構、增效益,調節財力增量分配格局,實現市與區共享發展成果、共擔責任風險,做到財權與事權相適應。
在優化土地管理體制方面,建立向市中區傾斜的增量土地出讓收入分享體制,提高市中區征地拆遷、土地出讓的積極性和針對性。市級側重宏觀管理,市中區側重具體事務,形成分工明確、協同高效的土地管理體制。
在優化規劃管理機制方面,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分類審批”模式,提高市中區的參與度,增強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同時,優化報批流程,提升審批效能,推動更多項目落地。
在優化城市建管體制方面,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主體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主體負責的原則,聯動調整事權及支出責任。將市級負責的城市建設事權調整為市中區行使,支出責任市區共擔、以市中區為主。同時,將城市基礎設施的管理、運行、維護等事權下劃市中區,實現市政設施、園林綠化、市容環衛等一體化、精細化管理。
改革之效 機制順暢高質量發展增添動能
“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市委、市政府堅持破立并舉、先立后破,合理做好機構設置、硬件保障、工作承接等方面安排,確保了改革平穩有序推進,實現了‘事接得住、人穩得住、工作不斷檔’。截至目前,多項改革內容已基本完成,并持續推進。”市中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王淵介紹。
隨著一項項改革事項的落地落實,市級與市中區體制改革的成效逐漸顯現。此次改革,市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接收原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市自然資源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市中區大隊400余人,整合原市中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新組建市中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下設17個執法隊。集中行使城市管理、自然資源、住建等多個領域的行政處罰權,“一支隊伍管執法”初具模型,執法效率明顯提升。“改革運行以來,市中區在城市管理方面,聚焦創文鞏衛、緩堵保暢等重點工作,精準施策,為市民營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城市管理類投訴顯著下降。”市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黃川晏介紹。
主城區城市綠化維護管理工作也在這場改革中煥發了新的生機。今年1月,原樂山市城市綠化維護管理所下劃為市中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屬單位,并更名為市中區城市綠化保障中心。改革實施以來,該中心通過加強部門協作,聯動市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容管理局以及鎮(街道)、社區等,加大了對城市園林綠化和基礎設施的巡查力度。“如今,主城區城市園林綠化維護管理工作已逐步形成‘共管共治’、聯勤聯動的良好局面,破損的行道樹、花臺、公園設施等問題得到了及時發現和處置,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市中區城市綠化保障中心主任伍立軍談道。
此外,在市級與市中區體制改革形成的合力推動下,主城區緩堵保暢工作有力推進。按照“政府繳費、車主免費”,落實了繞城高速高峰時段本地車輛免費通行政策,加快推進停車場建設。這些措施有效緩解主城區交通壓力,提升了市民的出行體驗。2024年,主城區新啟用演武街農貿市場、慧園街農貿市場、通江農貿市場及青江社區蔬菜批發市場,改造提質農貿市場4個,完成規范管理整治農貿市場28個,進一步方便了市民生活。
針對城市建設工作,制定了主城區2025年城建項目計劃,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并聯作業、壓茬推進。目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程(嘉州古城)、城市主干道提升工程、“四公一農”建設等36個重點項目正在奮力推進中。
“市級與市中區體制改革帶來了體制機制的順暢運行,增添了干事創業的動力,解決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更為市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王淵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秉持改革創新的精神,按照市委‘節奏更快、效率更高、質量更優’工作要求,持續做好改革之后的工作銜接,確保改革平穩有序、扎實推進、達到預期,推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全力建設聞者向往、來者依戀、居者自豪的幸福美麗嘉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