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天府旅游名縣巡禮|內江隆昌:“農業+非遺+旅游”融合發展新模式

    2023年08月18日16:14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龍坡窯遺址博物館土陶制品。鄧蕓攝
    龍坡窯遺址博物館土陶制品。鄧蕓攝

    人民網成都8月18日電 “石燕茶鄉”旅游景區核心區位于內江隆昌市石燕橋鎮凈土村。近年來,依托本地特色資源,聯動陶、茶,隆昌市“石燕茶鄉”不斷拓展鄉村旅游、研學旅行、工業旅游、土陶非遺等產業鏈,走出一條多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

    8月17至18日,2023“天府旅游名縣巡禮”集中宣傳采訪活動走進隆昌,實地感受石燕橋鎮一帶“農業+非遺+旅游”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前山礦石后山碳,中間泥巴做罐罐。”這是隆昌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句俗語。

    據了解,隆昌土陶制作技藝歷史悠久,是著名的中國“土陶之鄉”。據《隆昌縣志》記載,隆昌土陶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因制品透氣而不滲透,隆昌土陶被稱為“會呼吸的陶缸”,其噸缸銷量占全國市場的23%,在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洋河等知名酒廠中,噸缸占有率高達80%。

    2020年,隆昌市對2條傳統龍坡窯進行及時搶修和文化挖掘,改造修建成隆窯遺產博物館。博物館近3000平方米,分為3層。不同于大多數僅用于陳列展品的博物館,這個博物館依山坡而建,布展有土陶藏品展覽廳、非遺土陶制造體驗區、大師工作室等功能區,展出藏品300余件,可同時容納近500人觀展和進行非遺體驗,是集研發、創作、生產、展示、教學為一體的綜合陶瓷藝術空間。

    通過土陶非遺制作技藝體驗活動,在拉、揉、捏的過程中,市民游客可近距離感受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感受火與泥的手作之美;通過舉辦藝術展覽、路演娛樂、學術講座等各類活動,構建出一條非遺創新、青年創客、品牌塑造的產業鏈條,使文創產品兼具實用性和旅游紀念品功能;通過參觀金林陶瓷、碧檀陶瓷的規模化生產基地,研究土陶的工藝、制作流程以及現有產品,了解歷史悠久的陶文化,進一步發展工業旅游。

    山下有隆窯遺產博物館,半山腰則有連片油茶基地。每年10月,漫山遍野的油茶花迎風綻放,清香四溢。

    木本油料茶籽樹有“東方橄欖油”之美譽,2015年,隆昌市石燕橋鎮凈土村油茶林業開始建設油茶基地,總栽種面積7200余畝。

    依托千畝油茶基地,結合油茶花期,隆昌市規劃精品旅游環線,舉辦“油茶花節”、茶果采摘、親子體驗等活動;并融合茶籽窩油茶基地、尖山子森林公園、大佛坎白云寺景區等旅游資源,打造集游玩觀賞、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旅游基地。

    近年來,隆昌市石燕橋鎮還積極探索“產業+高校”研學合作模式,與各所高校對接研發油茶新品種、油茶康養保健品、油茶洗護系列,吸引業主投資成立合作社6家,建設油茶精深加工企業1個。通過共建共享共富利益聯結機制,形成集種植、收購、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化發展模式,促進一二產業融合發展。(王凡、實習生鄧蕓)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