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wǎng)
    人民網(wǎng)>>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全國首個巴人文化專題博物館開館

    2023年04月28日12:40 | 來源:人民網(wǎng)-四川頻道
    小字號

    航拍羅家壩遺址博物館。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航拍羅家壩遺址博物館。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wǎng)成都4月28日電 4月27日,位于四川省達(dá)州市宣漢縣普光鎮(zhèn)進(jìn)化村的全國首個巴人文化專題博物館——羅家壩遺址博物館開館,一段塵封了3000多年的巴國文明就此揭開神秘面紗。

    據(jù)了解,羅家壩遺址博物館建筑面積近1.2萬平方米,展陳面積近3000平方米,基本陳列以“西南有巴國”為主題,分“揭秘羅家壩”“尋蹤覓巴國”“考古巴王城”3個單元,“揭秘羅家壩”單元重點展出遺址出土的青銅器、玉器、陶器、石器等各類精美文物500余件,包括水陸攻戰(zhàn)紋銅豆、狩獵紋銅壺、銅印章和銅腰帶等珍貴文物。?

    在博物館展廳,一排排精美的青銅器、玉器、陶器、石器等文物映入眼簾,游客們駐足停留在各類精美文物面前,隔著玻璃柜仔細(xì)觀察著上面的紋路,與歷史近距離接觸,感嘆幾千年前古人的智慧。“沒想到古時的巴人就能制作出這么精美的器物,太震撼了,能真實地感受到他們幾千年前生活過的足跡……”得知開館,來自宣漢縣城的游客許雨珂早早和朋友一起來參觀。?

    “小小的銅壺竟然蘊含這么多圖案元素,文化內(nèi)涵相當(dāng)豐富!”來自西北大學(xué)文化遺產(chǎn)學(xué)院的教授趙叢蒼看著眼前的狩獵紋銅壺文物驚嘆道:“這個狩獵紋銅壺屬于戰(zhàn)國早期,一般來說紋飾會有金銀鑲嵌,但是這個銅壺上面的紋飾鑲嵌著鉛類材料,相當(dāng)獨特。同時,它的口部刻有對獸紋,和西亞風(fēng)格非常相似,而腹部刻有的狩獵紋是中國風(fēng)格,說明當(dāng)時巴人和西亞地區(qū)有文化交流。它的造型精致獨特,小巧玲瓏,上小下大,和宋代瓷器玉壺春瓶造型相似。羅家壩遺址博物館館藏豐富,可以說是目前國內(nèi)東周巴文化體量最大、內(nèi)涵最豐富的博物館,對巴文化的研究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據(jù)介紹,自1999年至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相關(guān)單位先后對該遺址進(jìn)行了8次考古發(fā)掘,清理東周墓葬250余座,出土各類文物3000余件。遺址年代上溯新石器時代晚期,下延至秦漢時期。是我國目前已知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內(nèi)涵最豐富的巴文化中心遺址之一,也是探索巴文化起源的重要地點,和成都金沙遺址、古蜀船棺葬遺址,并稱為“繼三星堆之后巴蜀文化的第三顆璀璨明珠”。

    達(dá)州市宣漢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副局長、羅家壩遺址博物館館長熊歐介紹,宣漢縣將進(jìn)一步加大羅家壩遺址的保護(hù)與管理,圍繞建設(shè)全國巴文化高地的宏偉目標(biāo),以“巴人、巴國、巴王陵”為主題,努力將羅家壩遺址打造成為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和國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同時,抓好運營管理、宣傳推廣、社會教育、文物保護(hù)與展覽陳列等工作,致力于建設(shè)巴文化地標(biāo)性博物館。(王洪江、張平、姚盛)

    (責(zé)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