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記者調查

    行進中國丨老窖“智造” 1小時包裝15000瓶酒

    人民網“行進中國”四川調研采訪團
    2025年08月31日09:3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初秋的四川瀘州散發著濃濃的酒香,始建于公元1573年的老窖池里依然熱氣騰騰。忙碌的生產線上,一瓶瓶美酒魚貫而出,裝瓶、裝箱、打包,運往全國各地……

    “目前,我們新的自動化生產線,一條流水線用工12到15個人,效率能達到15000瓶每小時。”瀘州老窖供應鏈管理中心總經理徐前景介紹,從包材、上料到整個物流分揀全過程,全部實現信息化調度。

    徐前景自豪地表示,目前他們采用全數字化檢測手段,內在雜質的檢測精度能夠達到微米級,檢測準確度能達到99.9%。而這些技術大多都是自主創新,申報的專利已經超過40余項,有很多專利在行業內得到應用和推廣。這些方面的長足進步,源自瀘州老窖多年歷史的深厚積淀,也來源于老窖人對新質生產力的用心追求。

    近年來,瀘州市大力推動“智改數轉”工作進程,瀘州老窖等企業因此有了新的發展。白酒自動化智能包裝生產線上的快速流動,是科技進步帶動產業發展的形象化展示。

    “目前,白酒產業出現了一些重要的新動向,比如向著品質化、品牌化和原產地化發展。現在的消費趨勢也向著年輕化、低度化和場景化的方向發展。”為應對新的形勢,瀘州老窖開啟了智能化轉變進程。

    徐前景介紹,首先是要快速響應市場,在產品規模化生產、高效率生產、柔性化生產上達到這一要求;第二個是在品質化層面上,應用了大量的質量檢測設備,對質量標準進行了提升,提高了產品的品質;第三個方面,工廠里應用了大量的AI技術,促進了生產過程的智能化轉變。

    2025年,是瀘州老窖始創濃香白酒傳統釀制技藝的第701年。這是瀘州老窖新的一百年的開始,也是新的重要發展階段的開始。如何根據消費市場的變化趨勢,跟隨時代的潮流變革發展?瀘州老窖正積極探索。這也是整個白酒行業的共同課題——從深厚的歷史積淀中找到新的前進力量,用更好更對更適合的產品來創造老產業的新天地。

    老窖不老,常變常新。老窖人不斷追求著技術最好、品質最高、服務最佳,把“最”字作為奮斗目標,爭取更好的發展前景。(張峰、李平、劉海天、趙祖樂、郭瑩、實習生呂雯)

    中國第一窖——1573國寶窖池。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中國第一窖”1573國寶窖池。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國寶窖池內,工人在勞動。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國寶窖池內,工人在勞動。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鮮花掩映的瀘州老窖博物館。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鮮花掩映的瀘州老窖博物館。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酒香天地,人間經歷。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酒香天地,人間經歷。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帶著歷史芳香的瀘州老窖。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帶著歷史芳香的瀘州老窖。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經典回顧,精致包裝。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經典回顧,精致包裝。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酒香融入文化香,游人研學樂未央。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酒香融入文化香,游人研學樂未央。人民網記者 劉海天攝

    (責編:李強強、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