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綠水青山 四川公安以生態警務書寫美麗答卷

8月15日是第三個全國生態日,作為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四川公安立足公安機關職能定位,著力構建公安牽頭、相關部門聯動的生態警務機制,全力保障四川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綠色發展先行區”“國家生態安全先行區”。
鐵腕亮劍:以最嚴法治守護生態本底
“長江鱘魚101尾、巖原鯉魚1尾、胭脂魚2尾!”近期,宜賓警方破獲了一起危害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案,涉案珍稀魚類價值達1010余萬元,間接損害達5050余萬元。犯罪嫌疑人在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域內非法捕撈國家一、二級保護水生動物,嚴重破壞當地水域生態平衡。警方雷霆出擊,2名嫌疑人落網。
宜賓警方查獲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江鱘。四川公安供圖
宜賓長江零公里生態警務室民警開展宣傳巡護工作。四川公安供圖
這樣的“生態保衛戰”,在四川從未停歇——
2022年,樂山“2022·6·30”案中,民警蹲守3個月,最終端掉一個非法獵捕、販賣陸生野生動物的“全鏈條”團伙,解救鳥類、獸類等野生動物200余只,成為全國典型案例;
2023年,部督“4·11”案中——警方橫跨川渝魯三地,一舉打掉危害獼猴的犯罪團伙,直接挽救了10個瀕臨滅絕的獼猴野外種群,讓這些“山間精靈”重歸自然;
2024年,廣元市旺蒼縣一株樹齡超500年的古桑樹被毀壞。該樹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掛牌的一級古樹,具有極大的科研價值和人文價值,在縣域內極富盛名。廣元警方迅速偵破此案,嚴厲打擊了犯罪分子囂張氣焰。
在攀枝花,“李志韡工作室”的燈光常常亮至深夜。這個以被公安部命名的工作室,專攻涉林、涉野、涉漁案件,3年來通過對重點人員信息摸排和線索串并,挖出犯罪線索400余條?!懊恳粭l線索背后,都是一次對生態的守護?!惫ぷ魇颐窬f。
據了解,2020年以來,四川公安偵辦破壞生態資源犯罪案件1.6萬余件,移送起訴2.2萬余人。
全民共治:讓守護生態成為自覺行動
“東經104°51′,北緯29°47′,沱江明心寺段有可疑燈光!”凌晨2點,資中縣生態義警何小林的手機屏幕亮起,他迅速點開“船城義警APP”,實時定位與現場視頻同步上傳。47分鐘后,3名非法電魚嫌疑人被就近巡邏警力抓獲——這是內江“船城義警”參與生態治理的尋常一夜。
作為沱江流域生態保護的“關鍵屏障”,內江曾長期受非法捕撈困擾。2025年,資中縣率先組建全省首支專業化生態義警隊伍,創新推出“積分激勵制”:舉報電魚獎10分、解救受傷候鳥獎20分,積分可兌換農資補貼,還能關聯個人信用評級?!艾F在村民看到電魚、捕鳥,都會第一時間向我們反映!”資中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隊長笑著說。這種將義警激勵機制與生態保護機制深度融合的創新,極大提升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促進了全民共護治理新格局的形成。
據悉,2025年,資中非法捕撈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58%,較2024年下降幅度再提升23.7個百分點,群眾滿意度達98.3%。這一經驗正在巴山蜀水間得到有力驗證——達州“巴山生態義警”深入大巴山腹地,3年來協助破獲涉林案件120余起;甘孜鄉城“林草警務”聯動牧民黨員,構建起高原牧區“15分鐘護林圈”;阿壩“熊貓家園·生態警務”更被公安部作為基層治理樣板推廣。
協同方能致遠。四川公安聯動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出臺林草、礦產資源領域行刑銜接辦法,與檢法機關建立“雙掛牌”督辦機制,推動“補植復綠”“增殖放流”等生態修復措施落地。在涼山,一起非法占用林地案的嫌疑人不僅被追究刑責,更在民警監督下補種云杉1200余株;在廣元,警方與消防部門共建森林火案勘驗機制,去年精準鎖定火災肇事者17人,讓“一把火”的代價清晰可感。
綠色轉化:讓生態紅利惠及萬家
“看,那片螢火蟲!”仲夏的青神縣天池村,游客舉著手機記錄“竹里流螢”的奇觀,生態警長陳盛剛的對講機里,傳來各點位人流監測信息。“這些螢火蟲,是生態的‘晴雨表’,更是鄉親們的‘金燈籠’?!标愂傉f。
眉山生態警員向小朋友介紹螢火蟲種類分布和觀螢綠道。四川公安供圖
青神18萬畝竹林是“綠色銀行”,如何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當地公安將生態警務列為“一把手”工程,劃定“一村一警一責任區”,搭建“智慧生態警務平臺”,整合天網、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實現竹林保護“無死角”。同時,深化“警務+產業”模式,建立游客投訴15分鐘響應機制,護航“竹里螢光”生態旅游節。
守護換來了發展:天池村獲評省級“最美鄉村”,鄉村旅游收入同比猛增45%,“竹里螢光”節單季吸引游客超15萬人次,實現“零安全事故”。這不是個例——在廣元昭化,警方護航“稻魚共生”生態農業,助農增收超3000萬元;在瀘州合江,長江禁漁后,警方聯合漁業部門推動“養殖+旅游”轉型,漁民人均年收入增長2.3萬元。
為讓綠色發展之路更通暢,四川公安制定《森警服務綠色發展十條措施》,從加強生態警務智慧能力建設到全面實施生態警務,從推行“生態警長”制、壯大生態義警群防群治力量到鍛造過硬生態專業鐵軍,從強化協同共治提升執法效能到共建平安生態示范區促進生態價值轉化,全方位為綠色發展“護航”。(李平、崔熙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