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賽事精彩,城市有序 世運會賽內賽外盡顯成都熱情

    2025年08月09日17:4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新聞發布會現場。成都世運會執委會供圖

    新聞發布會現場。成都世運會執委會供圖

    人民網成都8月9日電 (記者朱虹)8月9日下午,成都世運會賽事保障新聞發布會在成都世運會主媒體中心舉行。據悉,為確保賽事順利進行,成都世運會在住宿、餐飲、醫療保障、交通、媒體服務及志愿服務等多個方面,實施了多方位、精細化、人性化的保障措施。同時,優化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運營調度,保障市民出行無憂,服務城市交通正常運行。

    住宿、交通保障到位 打造“賽時成都家園”

    “在住宿服務方面,我們精心為國際世運協大家庭及賓客、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IF)、國家/地區奧委會及國家/地區體育組織(NOC/NSO)嘉賓、駐華使領館官員等8類重要客群準備了9個官方酒店。”發布會現場,成都世運會執委會保障部專職副部長白金棟說,成都世運會期間,將提供完善的住宿服務。

    世運村嚴格按照以“IF為單位集中安排住宿”的原則,A、B區以及溢出酒店計劃入住近7000人。A區入住23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B區入住12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同時,為滿足殘疾人項目參賽者住宿需求,還對世運村30間客房進行了無障礙設施改造。此外,世運村充分利用酒店現有資源,設置母嬰室、醫療室等功能空間,完善健身房配套設施,為參賽者提供非食用冰塊以及自助免費洗衣等服務,努力為參賽者打造溫馨舒適的“賽時成都家園”。

    成都世運會場地分布在城市各個區域,交通保障至關重要。發布會現場,成都世運會執委會交通與安全部負責人吳三育就交通保障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成都世運會期間,根據本次世運會運動員競賽和住宿的總體安排,結合每日賽訓日程和運動員出行需求,編制了各競賽場館交通運行方案并制定了每日班車運行計劃,班車嚴格按照每日時間計劃表按點發車。

    成都世運會期間,如何保障城市公共交通順利運行,市民觀賽、出行無憂?吳三育說,賽事期間,成都交通運輸部門著力提升地鐵服務保障能力,通過增加開行列次提升世運會場館周邊地鐵運輸能力,還優化了公交運營組織、通過加密發車頻次、儲備應急運力等方式,提升比賽場館周邊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此外,還將加強出租車(網約車)、共享單車運力缺口監測,提升出租車(網約車)、共享單車服務保障能力。

    彰顯中國特色 為參賽者提供成都美食和中醫體驗

    “我們通過專業規范的餐飲服務和獨具特色的美食體驗,讓每一位參賽者和來賓都能感受到成都的熱情與魅力。”白金棟介紹,成都世運會建立了嚴格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在后廚和餐廳實現監控全覆蓋,對食材采購、加工制作、取餐就餐進行全過程監管,所有餐品都經過專業檢測,確保符合國際賽事標準。在餐飲種類方面,中餐以經典川菜為主,突出成都特色美食;西餐主打地中海和歐陸風味,滿足不同飲食習慣需求。對于運動員的個性化需求,針對不同健康狀況和特殊需求提供定制餐服務。此外,還提供熊貓頭、武侯祠、蓋碗茶造型等特色點心,傳遞成都文化魅力。

    據介紹,本次世運會期間,世運村A區、B區分別都設置有1號、2號兩個運動員餐廳,其中,A區共計近1600個餐位;B區近600個餐位。

    除了富有中國特色的多元餐飲服務,世運村中醫門診部也是本次世運會的一大亮點。據世運村部專職副部長蘇波介紹,世運村A區、B區打造了傳統中醫藥技法體驗中心和中醫理療中心,通過推拿、拔罐和正骨的方式,為運動員提供診療服務,幫助運動員們從組織損傷、肌肉拉傷、酸痛、乳酸堆積等狀況中快速恢復,向世界傳遞中醫“治未病”“辨經辨證”的千年智慧。賽時期間,每日上午9點至12點、下午2點至晚上9點,在指定服務區域為各國運動員、技術官員及工作人員等提供中醫體質辨識、國家級非遺杵針療法、推拿通絡、艾灸溫陽、拔罐刮痧、手指點穴等無創中醫適宜技術服務。

    “小青椒”志愿品牌閃亮 8600余名志愿者彰顯青年風采

    發布會現場,成都世運會人力資源部(志愿者部)專職副部長李路橋介紹,來自四川大學、成都大學、成都體育學院等36所在蓉高校的8600余名賽會志愿者分布在競賽場館、世運村、主媒體中心、開閉幕式等場地為賽事服務。賽前,全覆蓋地對賽會志愿者開展外事外交、文明禮儀等14類內容的通識培訓并組織測試,各場館根據志愿者的崗位職責、業務流程、服務要點等組織專業培訓,持續提高志愿者的在崗服務水平。

    “我會以專業詮釋責任,以微笑傳遞友善,以青春與汗水,為成都世運會增添最溫暖、最可靠最值得信賴的底色。”志愿者代表王譽璇曾擔任成都大運會志愿者,她表示,將帶著大運會的豐富志愿經驗和熱情,繼續把熱血與感動書寫在新的賽場。

    除賽會志愿服務以外,本次成都世運會期間,城市側也將同步提供志愿服務。“我們指導23個區(市)縣,聯合18家共建單位,聯動眉山、德陽兩地,統籌建設532個城市志愿服務小站,近萬名城市志愿者參與其中,為外國賓客和市民群眾提供城市宣傳推廣、便民服務。”李路橋介紹,成都世運會已系統開展“青春志愿·世運有我”主題活動8場,累計吸引4500余名市民群眾直接參與,在社區、高校、企業、商圈營造了良好的世運社會氛圍。

    (責編:袁菡苓、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