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5年磨一劍 設計者談四川山洪泥石流精細化預警小程序

    人民網記者 朱虹
    2025年07月23日09:48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今年汛期,四川省氣象年景偏差,旱澇并存、旱澇急轉情況突出,受極端天氣頻發、地震活動活躍、工程建設頻繁等因素綜合影響,地質災害仍將呈多發易發態勢。

    小程序“預報預警”。圖片來自截圖

    小程序“預報預警”界面截圖

    在災害頻發期,無論是涉災流域的監測員和村民,還是旅游度假的游客,都非常需要實時可靠的災害預警信息。近日,在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牽頭組織實施的科技賦能防災減災救災揭榜掛帥項目支持下,由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聯合多家單位研發的山洪泥石流災害精細化預報預警系統微信小程序(以下簡稱“小程序”)面向公眾正式上線。

    這款小程序通過輕量化處理,所有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搜索“災害預報系統”,即可免注冊一鍵訪問,隨時隨地關注預警和災情信息。

    日前,記者采訪了小程序的設計團隊負責人歐陽朝軍。作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員,他和研究團隊一直致力于山洪泥石流預警研究,依托“美麗中國”先導專項等科研項目,基于過去5年以上的泥石流預警研究,承擔了今年部署的揭榜掛帥項目,開發出這款小程序。

    小程序“預報預警”模塊。圖片來自截圖

    小程序“預報預警”模塊界面截圖

    “小程序滾動生成未來24小時、12小時、2小時和臨災預警列表和風險圖,并可通短信、微信、廣播以及喊醒叫應和戶戶響系統等多種方式傳達給相應的基層減災人員?!睔W陽朝軍說,外出用戶可通過小程序定位所在溝道位置,并查看未來2小時、12小時內的泥石流風險等級,便于及時調整行程或采取避險措施。

    “這個小程序,通過流域的地形地貌等特征把全省劃分14000多個小流域,實現全省山洪泥石流溝全面覆蓋,預警信息的生成會充分考慮每一條小流域的降雨、地質條件、流域特征、植被覆蓋等因素,給出合理的綜合預警閾值?!睔W陽朝軍告訴記者,當巡查人員或村民發現險情,可以通過小程序一鍵把險情發送給防災減災責任人。降雨之后,可以通過小程序方便的汛期上傳模塊,把圖片和相關信息上傳平臺。

    7月20日至8月20日,正處于四川省“七下八上”地質災害高發頻發期。據初步統計,近10年,全省7至8月平均發生地質災害1707起,占全年的63.8%。該時期會出現2~3輪的大暴雨、連日大范圍暴雨、短時局地強降雨等極端天氣過程和連日高溫干旱概率高,地質災害風險高、成災快、范圍廣、危害大、防范難,需保持高度警惕、高度戒備。

    記者了解到,為了強化風險管控,雅安市、甘孜州、阿壩州、涼山州等“溝長制”試點市(州)于7月20日前,在本地主流媒體及部門官網向社會公示了山洪泥石流溝相關責任人員名單,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并動態梳理“溝長+點長”責任體系運行效果,及時查漏補缺,逐溝完善“一圖、一表、一預案、一演練、一‘安全屋’”,不斷提升山洪泥石流災害防御能力。

    小程序首頁災害一張圖。圖片來自截圖

    小程序首頁“災害一張圖”截圖

    “小程序將與四川省試點推行的‘溝長制’相結合,每條溝設有專職監測員,預警信息可實時推送至相關人員,形成從后臺到前端的閉環管理?!闭劦礁喙δ艿母采w,歐陽朝軍說,除了微信小程序外,還提供電腦端網頁訪問,服務于專業人員和指揮中心;小程序則側重于公眾便捷使用。

    今年汛期以來,該小程序在綿陽等地開展示范驗證,經過多輪降雨檢驗,運行效果良好,有多起山洪泥石流成功預警案例,充分驗證了該小程序可在汛期對山洪泥石流防災減災發揮重要作用。不僅如此,小程序整合了四川省自然資源廳、氣象局、水利等多個部門的數據資源,包括降水、地形、地質等基礎信息,提升了預警模型的準確性,提升了大數據在防災中的應用水平。

    “為了不斷提升預警的準確性,我也鼓勵公眾上報汛情信息,幫助完善模型和優化預警系統;同時也需增強個人安全意識,彌補政府巡查覆蓋面有限的問題?!睔W陽朝軍坦言,受限于山區監測密度低和技術水平,當前預警仍存在空報、漏報現象,“軟件需不斷迭代升級,希望通過更多用戶使用來發現問題并改進?!?/p>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