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校地攜手譜新篇 四川青神實踐基地志愿服務模式獲贊

    2025年07月17日15:4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花園社區與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攜手共建志愿服務隊。楊璐伊攝
    花園社區與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攜手共建志愿服務隊。楊璐伊攝

    近日,四川青神縣青竹街道花園社區與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攜手共建的“四川省大學生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實踐基地”正式揭牌,標志著“居民點單—高校接單—社區派單”的創新志愿服務模式正式啟動。

    幾個月前,面對居民反映的“社區特色文化活動匱乏”“青少年暑期看護成難題”等迫切訴求,花園社區工作人員化身“民生傾聽者”,在炎炎夏日走街串巷:走訪300余戶商戶聽取建議;召開10場“壩壩會”與居民圍坐暢談;發放3600份問卷精準“把脈”需求……通過一張張問卷、一次次對話,社區最終精準鎖定“特色文化體驗”“安全教育融合”“優質資源下沉”三大民生痛點,社區與成都職業技術學院志愿團隊也由此結緣。

    花園社區紅色資源豐富,非遺文化薪火相傳。實踐基地揭牌成立后,學校以校園特長對接社區需求,社區則以陣地助力學子實踐,達成校地雙向嵌入、雙向賦能——青年志愿者們不僅走進紅色教育基地接受精神洗禮,還化身“文化使者”在社區“愛鄰學堂”開展活動。他們將扎染、泥塑、剪紙等非遺技藝帶進社區,用剪紙再現革命場景,以泥塑還原英雄形象,通過情景劇演繹紅色經典。孩子們則紛紛圍坐在長桌前,指尖沾染靛藍染料,捏塑泥巴造型,手中的紅紙在剪刀游走間化作靈動的圖案……

    據悉,針對家長提出的“課程趣味性不足”“安全教育形式單一”等新需求,志愿者們還推出“非遺+安全”情景劇,將防溺水知識化作皮影戲中的驚險救援,交通安全規則在扎染布卷上“活靈活現”,泥塑課堂里穿插消防逃生演練……“以前講安全知識,孩子總聽不進去。現在用他們喜歡的非遺形式,邊玩邊學,回家還能教我們呢!”家長王女士驚喜地發現,這種“沉浸式教育”讓孩子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這樣的活動既讓孩子學知識,又解決了看護難題,真正送到了我們心坎上!”

    據介紹,未來花園社區將與成都職業技術學院重點打造兩大品牌項目:一是“青少年非遺美育課程”,通過系統性教學培養文化自信;二是“城市微更新”計劃,組織大學生與居民共同設計社區文化墻、改造老舊小區,讓傳統技藝融入生活場景。(楊璐伊)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