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記者調查

    搶灘醫藥健康產業新賽道 瀘州的底氣從何而來?

    人民網 彭茜
    2025年05月09日21:43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2027年,500億元!2035年,突破1000億元!

    四川瀘州醫藥健康產業規模目標已設定。

    5月9日上午,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四川)在成都開幕。當天下午,由瀘州市人民政府等主辦的醫藥健康產業專題對接活動上,瀘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羅素平闡述了上述目標,還提出瀘州將“高標準建成國家區域醫藥健康中心,乘勢打造瀘州國際生物醫藥城。”

    醫藥健康產業專題對接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底氣何在?

    瀘州地處川渝滇黔結合部,擁有2100多年的建置史,素有“巴蜀門戶”“西南要會”之稱。今日之瀘州,在時代潮流?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競逐醫藥健康產業“藍海”,瀘州的戰略機遇前所未有——

    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在瀘州交匯疊加,國家支持瀘州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四川省委賦予瀘州建設“區域醫藥健康中心”戰略定位,省政府明確將瀘州核醫療作為“臨床轉化應用極”納入全省核醫療產業“一鏈四極”發展布局。瀘州生物制藥、核醫藥入選全省2024年產業新賽道,醫藥健康納入全省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試點產業清單。

    當下瀘州,產業基礎也是前所未有——

    瀘州擁有10家“三甲”和6家“三乙”在內的醫療衛生機構4400余家,醫療衛生條件居四川省第2位、成渝地區第3位,具備輻射川渝滇黔結合部6000萬人的醫療健康服務能力。擁有西南醫科大學、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等涉醫高校7所,是全國首個新時代中國西部工匠城,人才總量近90萬。現有醫藥健康“四上”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國家重點服務業企業)206家,律康、凱萊通等10個超億元拳頭產品暢銷海內外。2024年,全市醫藥健康產業總規模達320.5億元,增速位居全市六大工業產業第一位。擁有國內領先的大化工、精細化工和生物發酵基地,瀘縣神仙橋、合江臨港和納溪瀘天化3個省級化工園區綜合承載能力位居全省前列。擁有道地中藥材資源1200種,是全國唯一的“趕黃草之鄉”和全省道地藥材重點產區。

    “瀘州還擁有西南地區唯一的氘代化學品全產業鏈基地,創建了全國首個核醫藥產業學院,建成西南區域細胞庫等平臺,這些都是特色優勢。”羅素平表示,如今的瀘州完全有基礎、有能力、有條件搶灘醫藥健康產業新賽道,做好產業發展大文章。

    有戰略機遇,亦有產業基礎,目標如何實現?

    羅素平提到3個關鍵詞:一核強支撐,一極提能力,聯動促發展。

    具體來看,一核強支撐:以瀘縣為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核心區,按照“一核三基地”布局,打造核醫藥轉化生產基地、生物藥及化學藥研發制造基地、綠色原料藥生產基地,筑牢產業發展硬支撐。

    一極提能力:以江陽區為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協同極,按照“一極三基地”布局,打造核醫療特色診療服務基地、細胞藥物與醫療裝備研制基地、現代中醫藥研制基地,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聯動促發展:堅持產業聯動,龍馬潭區主攻細胞治療、醫美大健康產品生產制造,納溪區、合江縣發展藥用高端輔料、醫藥中間體等產業,敘永縣、古藺縣發展道地中藥材種植及加工、康養旅游和抗衰老等產業,強化特色發展,推動產業發展多點開花。

    產業的蓬勃發展,得益于瀘州市委、市政府的前瞻布局,科學謀劃,高效推進。

    “這里不僅酒香人美、朝氣蓬勃,更打動我們的是瀘州市委、市政府的滿滿誠意,以及刻在瀘州人骨子里的豪爽耿直。”回憶起10年前為何選擇瀘州,四川瀘州步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春有感而發,“正是這份浸潤在酒香里的溫暖,讓我們毅然決定在瀘州扎根,布局生物藥賽道,投資30億元建設生物制藥基地及新藥產業化基地。”

    從零起步,該公司現已擁有7.2萬平米現代化生產車間,未來5年預計年產值將突破5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其9個在研及擬上市產品,有6個是1類新藥,其中4個產品將在3年內陸續上市。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市縣兩級政府的傾情關心、大力幫助和鼎力支持。”楊春舉例道,借力瀘州國家級保稅倉儲優勢,他們順利與俄羅斯達成產品經銷合作,成功打開了歐亞市場;瀘州市醫藥健康產業審查評價服務中心的成立,為企業產品的注冊、申報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務;瀘州率先成立全國首個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局,專局專職服務醫藥健康產業發展……

    “十年變遷,是企業的成長,也是城市的發展。我們愿與瀘州攜手開啟第二個十年新征程。”楊春如是說。

    “我們將以最完善的保障助力生態構建。”談及未來,羅素平說,瀘州出臺《瀘州市促進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聯合瀘州銀行等130余家金融機構,推出定制化金融產品,為企業提供產業投資、金融服務、資本運營等定制服務,滿足個性化發展需要。西南醫科大學、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核醫藥產業學院將打通理論教學、實踐實訓、產業應用的人才培養模式,為企業提供復合型人才支撐。

    以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為例。為深化東西部職業教育協作,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將與蘇州工業園區現代產業學院分別聯合瀘州、蘇州工業園區兩地職業院校及企業,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共育人才”原則,共建跨區域產教聯合體。

    “我們會開展深度產教融合合作,實施‘訂單式’培養,構建‘校—企—園’協同育人模式。”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院長鞠梅介紹,聚焦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智能制造、跨境電商四大領域,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與蘇州工業園區現代產業學院成立聯合體,3年內將為兩地輸送2000名以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兩地經濟,助力企業技術攻關項目10項以上;通過東西部資源互通,實現專業群對接產業群,將蘇州工業園區產業標準融入瀘州醫療器械職業學院教學標準。

    組建企業服務工作專班,深化“0證明城市”“一枚印章管審批”“不見面審批”改革,開通核藥審評審批綠色通道……未來,隨著賦能企業發展的服務舉措一項項落地,像這樣的跨區域協作必定會越來越多。

    (責編:章華維、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