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聚焦四大方向 天府絳溪實驗室機器人訓練技術創新中心成立

    2025年05月08日18:25 |
    小字號

    5月8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天府絳溪實驗室機器人訓練技術創新中心已正式揭牌成立。該中心由天府絳溪實驗室與四川省智能感算芯片與系統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芯華創新中心”)合作共建,將瞄準具身智能新賽道,打造機器人產業新引擎。

    加速前瞻性戰略布局,進一步完善具身智能創新鏈條,天府絳溪實驗室正成體系布局機器人大腦、交互和訓練等創新平臺,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具身智能數據集、全國領先的數算一體平臺及機器人大腦創新平臺。

    機器人訓練技術創新中心依托芯華創新中心,深度聯合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電子科技大學等頂尖高校科研資源,匯聚全球具身智能領域頂尖專家,聯合產業鏈頭部企業技術骨干,聚焦“具身智能數據”“機器人訓練平臺”“核心軟硬件攻關”三大方向,開展前沿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及產業生態構建,全力突破大規模數據治理、數據算力協同優化、具身智能大模型訓練等“卡脖子”難題,打造具身智能機器人全產業鏈創新高地。

    2021年于北京昌平建設的清華電子系空地協同智能平臺云測試場

    2021年于北京昌平建設的清華電子系空地協同智能平臺云測試場

    具身智能機器人是繼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又一顛覆性賽道,其融合機械、人工智能、精密儀器等多學科技術,被視為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的核心驅動力。當前,我國正加速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與應用,工信部發布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我國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力爭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機器人訓練技術創新中心緊抓國家戰略機遇,以“技術+產業”雙輪驅動,圍繞四大核心任務布局:

    具身場景中心。構建多場景訓練場,拓寬應用,加速技術驗證與數據積累。

    具身數據中心。打造全球領先的機器人訓練數據資源池和數算協同服務。

    大腦中心。攻關自主決策算法與大模型技術,助推場景落地應用。

    硬件整機中心。突破高性能控制器等核心部件。

    機器人訓練技術創新中心將依托清華電子系空地協同智能平臺云測試場經驗基礎,擴大建設規模,新建立機器人測試場,進一步提升技術能力,增強服務能力。

    “中心將深度融合芯華創新中心的智能感算芯片技術研究能力與天府絳溪實驗室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優勢,構建‘感知-決策-執行’全鏈條技術閉環,為多領域機器人應用、低空經濟、智慧城市等場景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助力國家搶占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制高點。”機器人訓練技術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下一步,天府絳溪實驗室將充分發揮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勢能,持續完善具身智能創新鏈條,積極推進機器人訓練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推動中心深度融合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化,攻克核心技術、培育生態集群,力爭實現國產機器人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為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機器人訓練技術創新中心將依托清華電子系空地協同智能平臺云測試場經驗基礎,擴大建設規模,新建立機器人測試場,進一步提升技術能力,增強服務能力。

    (圖據成都高新區黨群工作部)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記者 陳淋

    來源:四川新聞網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