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成都:今年將建成70個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

    2025年05月03日07:54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今年將建成70個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

      推動制造業

      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

      ●2025年力爭完成規上工業企業評估全覆蓋

      ●推動2000家工業規上企業智改數轉提檔升級

      ●建成70個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26個5G工廠

      ●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93%、68%

      ●推動小微企業上云上平臺,培育一批星級上云企業,爭創10個國家級示范標桿

      當前,全球產業格局加速重構,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制造業生態。以“智改數轉”為核心的智能升級,是企業突破發展瓶頸的必由之路,更是搶占技術制高點、實現全鏈協同的關鍵引擎。記者2日從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獲悉,《成都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2025年工作要點》已于近日印發。

      全年爭創10個國家級示范標桿

      《工作要點》明確,2025年,力爭完成規上工業企業評估全覆蓋,推動2000家工業規上企業智改數轉提檔升級,建成70個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26個5G工廠,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93%、68%,助推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小微企業上云上平臺,培育一批星級上云企業,全年爭創10個國家級示范標桿。

      2024年,成都成功成為國家首批20個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推動成都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進一步激發了制造業向“新”動力。

      在四川金星清潔能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庫房內,數百個鋼結構貨架一字排開,堆滿零部件。“設備生產過程中所需的零部件大約有16萬種,管控難度非常大。如今,只需要手機掃描原材料上的二維碼,就能顯示出這批原材料的倉庫名稱、倉庫編號、分揀單號、庫存總量、出庫及入庫等信息。每臺即將出口的壓縮機上都貼了二維碼標簽,可在全球實現售后信息追溯。管理這些海量產品信息的‘大腦’,正是數字金星工業互聯網平臺。”金星集團數字運營總監樊萍向記者介紹了數字化轉型給企業帶來的降本增效成果。

      “智改數轉正成為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面向未來的有力抓手。”據成都巴莫科技智能制造部主任工程師周爽介紹,經過多年積淀,2023年至今,公司以構建的AI算法中臺為支撐,持續推動基地智能水平提升。一個簡單的例子是,通過三維可視化管控,可以實時展現生產現場實景,實現所見即所得的沉浸式管理與遠程監控。通過AI算法中心調度,實現物料流轉的全自動化與智能化管理,覆蓋收料、搬運、投料、下包等關鍵環節,全面提升車間的搬運效率……通過六化融合,公司加工成本降低33.2%、單噸工時下降22.7%。

      已建成283家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

      智改數轉已成為成都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砝碼。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成都緊扣“智改數轉”戰略主線,創新構建“企業點狀突破、產業鏈式升級、生態圈層重構”的立體化轉型體系。

      該負責人談道,2024年,成都獲批“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5家卓越級智能工廠、3個實數融合標桿案例、3家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企業入選工信部示范名錄。目前,已累計建成283家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逐步形成“雁陣式”轉型梯隊,創新打造了“標桿引領+全域診斷+政策護航”的數字化轉型模式。

      推動產業走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離不開豐富的要素支撐。

      近日舉行的智匯蓉城·賦能智造——成都制造業智能升級對接會上,首發的《成都市制造業智改數轉人工智能及機器人場景清單》聚焦“小快輕準”解決方案,靶向解決企業在生產流程、管理效率、綠色制造三大領域的痛點,為“雙試點”標桿城市建設提供實踐指引。會上還同期啟動建設“成都市制造業智改數轉人才資源池”,通過搭建線上線下協同平臺,著力破解轉型過程中的人才供需錯配難題。(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李艷玲)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