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馬爾康:全力編織“一老一小”幸福畫卷

    2025年04月29日10:52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王波攝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王波攝

    人民網成都4月29日電 (記者王波)俗話說,家家有小,人人會老。“一老”連著“夕陽”,“一小”連著“朝陽”,做好“一老一小”服務保障工作,既是民生關切,更是民心所向。馬爾康市如何做好“一老一小”服務保障工作?4月28日,在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萬千氣象看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馬爾康專場上,馬爾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阿南介紹,“馬爾康市始終將‘一老一小’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以扎實的‘硬舉措’與優質的‘軟實力’,全力編織‘一老一小’幸福畫卷。”

    守護“一老”幸福晚年

    馬爾康市以“微網實格”為依托,組織網格員定期開展入戶探訪,重點關注高齡、困難及獨居老人的身心健康。針對全市321名特殊困難老人,量身定制了居家上門“關愛服務包”,網格員定期上門,提供房屋清潔、安全排查、陪伴聊天、心理疏導等個性化生活護理服務,讓老人們生活無憂。在健康保障方面,馬爾康市已連續4年開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門行動”,為老年人每年免費提供3次健康管理、康復指導等精準服務;設立“綠色診療通道”,每周5天安排醫護人員駐點,為特困老人監測血壓血糖,開展慢性病動態管理,并建立專屬健康檔案,制定個性化調理方案,形成“評估-干預-跟蹤”全流程健康管理閉環,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免費醫療服務。同時,馬爾康市積極打造社區服務綜合體,融合日間照料、智慧助餐等多功能服務區,使其成為老年人“白天歡樂生活、夜晚溫馨歸家”的幸福港灣。建立了2所敬老院。大家熟知的全國人大代表格西王姆是馬爾康市養護院的“90后”院長,她和她的團隊為院內61位老人打造了“老小孩”樂園。清晨帶老人跳鍋莊舞治風濕,下午辦糌粑創意賽,晚上圍篝火講放牧故事,更把《愛你》跳成“夕陽版比心”;去年,她為相戀的兩位老人操辦婚禮,鋪上自己的紅喜被,婆婆們涂著她送的指甲油直顯擺,讓老人們的晚年生活充滿了歡樂。

    共筑“一小”成長之路

    在托育服務領域,馬爾康市新建5家托育機構,提供240個托位,每千人托位數達4.1個,有效緩解了嬰幼兒照護難題。創新推行“醫育結合”模式,安排兒科醫生駐點巡診,為低齡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在學前教育方面,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建成9所獨立幼兒園和22個村級幼教點,讓200多名農牧區孩子實現了在家門口入園。此外,馬爾康市著力構建關愛網絡,通過“市內+跨區”雙線幫扶機制,推動城鄉幼兒園共建共享,并與浙江、崇州等地深化教育協作。同時,深入開展“石榴籽·愛心爸媽”行動,組織568名愛心人士與困境兒童建立“一對一”幫扶關系,常態化開展慰問、陪伴等活動;對11名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按每月1350元的標準落實兜底保障,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愛的滋養下茁壯成長。在“愛心爸媽”持續關懷下,孩子們發生了暖心轉變。曾經內向寡言的孩子主動分享校園趣事,原本成績落后的學生通過輔導重拾學習信心,部分孩子還將關愛傳遞給他人,積極參與班級互助活動。這些轉變不僅是個人的成長突破,更是愛的力量在雪域高原上綻放的生動縮影。

    阿南介紹,下一步,馬爾康將繼續聚焦“一老一小”服務需求,不斷完善服務設施,提升服務質量,用心用情守護好“一老一小”,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市民,全力守護民生“朝夕幸福”。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