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康市市長蔣剛:突出抓好“六地六城”建設

![]() |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王波攝 |
人民網成都4月29日電 (記者王波)4月28日,在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萬千氣象看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馬爾康專場上,圍繞“搶抓‘強州府?建名城’機遇 譜寫馬爾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如何突出抓好“六地六城”建設(建設獨具魅力高原名城、民族團結示范之城、生態文明和美之城、開放創新活力之城、共同富裕幸福之城、基層治理和諧之城),在全州高質量發展新藍圖中,展現新擔當、做出新業績,馬爾康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蔣剛用“一、二、三、四”簡要介紹了相關情況。
馬爾康,藏語意為“興旺發達之地”,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四川省西北部,是阿壩州唯一的縣級市,是阿壩州州府所在地,是阿壩州行政、文化、金融、信息中心。
堅持鄉村振興“一張藍圖”繪到底。編制完成《馬爾康現代農業園區規劃》,優化形成“一軸兩園三區”布局,統籌推進“十大”有機農產品品牌建設,完成“卓克基、雪馬山、嘉絨爾康”系列商標注冊。充分發揮東西部協作、省內對口幫扶優勢,建成5個省級和美鄉村,莫斯都村堅持“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發展思路,依托古巖畫歷史文化資源、生態資源優勢,建設秘境莫斯都露營地,切實嘗到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來的“甜頭”。特別是天府夏繁(馬爾康)現代種業園加速建設,全國夏繁論壇永久會址暨嘉絨農耕文化博覽館即將亮相,首屆全國夏繁論壇將于下半年在馬爾康舉辦,這不僅僅是一次論壇,更是馬爾康向全國展示“紅色底蘊、生態價值、民族風情”的窗口,將為“強州府·建名城”戰略注入新動能,助推在全國形成“夏繁阿壩、南繁三亞”的農作物育種品牌。
堅持清潔能源和鋰礦資源“兩項優勢”齊發力。緊緊圍繞“西部清潔能源供給地”目標,加快推進水、風、光1200萬千瓦資源開發,預計到2030年,全市清潔能源總裝機將突破850萬千瓦。馬爾康黨壩鋰礦成為四川首個氧化鋰資源量超百萬噸的(花崗偉晶巖型)鋰礦床,也是迄今亞洲探明資源量最大的鋰礦床,馬爾康市錨定“鋰資源綠色開發示范地”建設,推進資源原地加工、就地轉化。
聚焦教育、醫療、就業“三保重點”惠民生。以提升民生事業“溫度”、群眾幸福“指數”為目標,持續深化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綜合施策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完成長征幼兒園等一批教育重點項目建設,設立500萬教育基金,保障孩子學有所教。投資1.2億元建設市人民醫院綜合大樓,讓群眾看病更方便。對標落實阿壩州醫療衛生質量提升“六大行動”和衛生健康“十大惠民措施”,全面推行“一次掛號管三天”“先診療、后付費”和“康健同行”全民免費體檢等服務。設立500萬元大病救治互助基金,搭建起堅實的醫療救助平臺,讓群眾病有所醫。
緊抓城市“四氣”提升不松勁。聚焦“拴心留人、招商引客”目標,堅持“人文化、旅游化、現代化、精細化、個性化”五化工作思路,以城市更新“帶動”基礎設施“補短”,推動城鄉融合中不斷“提檔升級”,逐步提升馬爾康“人氣、商氣、文氣、名氣”。近年來,總計拆除舊城地塊14.69萬平方米,征收儲備土地180畝,著力打通城鎮堵點、攻克集鎮難點、塑造有型看點。投入1.5億元,啟動7個鄉鎮路面黑化,完成松雪路、毛木路等“四好農村路”建設,串聯起了老百姓的美好幸福生活,打開了產業升級、鄉村旅游、生態保護的新大門。2024年,馬爾康入選美麗中國建設實踐案例,功能完善、品位高端、獨具魅力的高原名城初具雛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