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讓更多人不超重 成都開啟運動處方新嘗試

    2025年04月29日08:20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成都開啟運動處方新嘗試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肥胖是一種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異常或過度脂肪蓄積,屬于慢性代謝性疾病 。隨著“體重管理年”推進,全國各地各級醫療機構開始開設減肥門診,幫助超重/肥胖人士控制體重,但比起讓更多人瘦下來,更希望將肥胖干預前置,讓更多人不超重。“管住嘴、邁開腿”是體重管理的核心原理,為了讓更多人動起來,成都開啟了運動處方的新嘗試。

      記者實探

      AI助力方案生成、隨訪監測

      如何擁有屬于自己的運動處方?4月17日下午,在高新區芳草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記者實測了運動處方的開具流程。

      在經過測量體重、體脂、血壓等一系列檢查和心肺功能體能評估后,醫生將記者的各項指標數據輸入電腦,通過專業的AI軟件,一份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很快生成了出來。面對大數據AI提供的方案,醫生結合記者身體素質對運動方案進行審核、調整,最終開出的運動處方直接通過App發送到了記者手機上。隨后,醫生會現場一對一指導,對運動處方中的每個動作進行教學。“患者可以在任何地方開啟視頻,依照運動處方進行跟練,相關運動數據會上傳后臺,醫生可以根據數據對患者運動狀態進行評估。”成都高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副科長張穎聰向記者介紹,后臺的運動數據也可以幫助醫生了解患者對處方的依從性,如果患者連續幾天沒有按處方運動,醫生將打電話提醒。

      體醫融合

      第一批先行先試機構已授牌

      據了解,2023年,成都高新區芳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便已經開始探索并開展數字化運動康復服務項目(運動處方)。“隨著‘體重管理年’的推進,現在也開始有不少單純性超重/肥胖患者來找我們開運動處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部部長李鑫說道。

      和高新區芳草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模式類似,省醫院也是通過“醫學評估—風險篩查—運動測試—方案制定—跟蹤管理”的模式,幫助患者制定個性化運動處方。同時,醫院開展了一站式健康體適能測評、等速肌力評估/管理、體態與足底壓力檢測,不僅服務超重肥胖、脂代謝紊亂等慢性疾病人群,也滿足體適能提升人群的運動管理需求。

      4月17日,在四川省暨成都市第37個愛國衛生月主題活動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第二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等13家試點單位接受了授牌,成為全省首批“四川省體醫融合先行先試機構”,開始積極開展“運動處方”的試點。

      科學干預

      改變習慣降低慢病患病風險

      “通過運動處方,我們不僅是想讓超重的人群瘦下來,更希望在超重前就對患者進行及時干預,減少危險因素。”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成都市衛生監督所)慢性非傳染病防治科主任醫師魏詠蘭表示。

      記者了解到,運動處方推進只是眾多舉措中的一個,成都為了讓大家更好地動起來,在13部門聯合印發《“成都市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的基礎上,還聯合市中醫管理局、市體育局、市總工會印發了《全民健身八段錦活動實施方案》,目標是覆蓋80%的社區。同時,為了營造良好的運動環境,成都已經建設了健康主題公園、健康步道、健康食堂(餐廳)、健康學校等支持性環境累計2266個。各區(市)縣在公共場所設立了健康小屋、“體重管理角”、自助檢測點等,配備電子體重秤、體質指數轉盤等健康監測設備,打造“家門口”的體重管理服務站點,提升居民體重管理的意識。(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胡瑰瑋 受訪單位供圖)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