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特別策劃>>品質主導

    城鄉融合+智造升級 廣安鄰水縣解鎖縣域經濟新密碼

    2025年04月28日17:26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廣安鄰水縣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關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以加快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和深化財稅金融改革為重點,持續夯實縣域經濟底部支撐,走出了一條具有鄰水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

    破除城鄉二元壁壘 繪就城鄉融合新畫卷

    走進鄰水縣豐禾鎮,城鄉融合發展的新風撲面而來。熱鬧的集市上,商販們吆喝聲此起彼伏;優美的風景中,游客們流連忘返;豐富的休閑方式,讓居民們樂享其中。作為四川省首批百強中心鎮和鄰水縣域的副中心,豐禾鎮在城鄉融合發展的大潮中,展現出了蓬勃的發展潛力和無限活力。

    豐禾鎮的蛻變,是鄰水縣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深入實施優鎮興鄉戰略,著力構建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不斷完善“1+5+16”新型城鎮體系,持續推進中心鎮“六個一”提質工程,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城鎮,讓每一個角落都煥發出獨特的魅力。

    為打通城鄉之間在人、地、錢等資源配置上的壁壘,鄰水縣進一步激發縣域經濟的發展活力,持續鞏固拓展縣域集成改革試點成效,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觀音橋鎮大安寨村的變遷,就是這一改革的生動寫照。該村積極探索構建起“農戶+專業合作社+支部”的集體經濟利益共享機制,通過“村社聯合”的方式,自主發展了900余畝蜜柚產業,并建立了“5311”利益分配機制(集體經濟收益的50%作為入股群眾分紅,30%用于來年再生產,10%作為困難群眾幫扶基金,10%作為村集體支配資金),確保產業收益農戶占大頭,同時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如今,村民們不僅可以通過務工增加收益,還能享受到產業分紅帶來的實惠,走上了“甜蜜”的致富路。

    據統計,2024年,鄰水縣安排銜接資金1.79億元,實施了123個產業就業項目,開發了6392個公益性崗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領域推廣以工代賑項目52個,惠及群眾2728人,人均增收4847元,16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達到了20萬元以上,豐禾鎮關口村更是榮膺全省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十佳建設成效顯著村。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近日,走進位于廣安高新區的四川賽特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工人師傅們正熟練地操作著各類智能化設備進行新產品的生產。這里,是鄰水縣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2024年,我們投資了1000余萬元進行‘智改數轉’,升級智能化控制系統,打造智慧物流系統,搭建智能制造可視化云平臺。”該公司綜合部主管李小慶自豪地介紹,“通過升級改造,公司的生產效率提升了30%,用工節約了50%,綜合成本降低了約10%。”

    鄰水縣深知,縣域經濟要發展,必須立足自身的資源稟賦,走差異化、特色化的道路。因此,該縣不斷健全以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為重點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體制機制,推動汽車產業集群化發展。通過開展企業創新發展行動、優勢品牌培育行動、產業鏈條提升行動等一系列舉措,加強園區數字化建設,深入實施制造業“智改數轉”和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同時,引導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為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動力。

    在特色優勢產業的建鏈強鏈方面,鄰水縣也下足了功夫。該縣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建設和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建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含動力電池)“建圈強鏈”推進機制,推動更多的零部件企業進入重慶主機廠的一、二級配套目錄,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數據顯示,2024年,鄰水縣實施了設備更新項目48個、“智改數轉”項目31個,工業投資、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了67.7%、99.9%。

    除了制造業的蓬勃發展,鄰水縣還深入實施“服務+”和“消費+”行動,不斷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推動現代服務業高效發展。通過推進特色街區提檔升級,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夜間經濟、品牌經濟等新型業態,不斷激發消費潛力,提升消費品質。

    去年,該縣累計發放惠民消費券75.4萬元,帶動市場消費18億元;160戶市場主體參與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廚衛“煥新”,兌付獎補資金2100余萬元,惠及家庭超3萬戶,拉動汽車、家電、家居家裝消費4.1億元。

    此外,該縣在對外開放的道路上,還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圍繞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構建“研發在重慶、生產在鄰水”的鏈式配套產業生態模式。

    在財稅金融改革方面,鄰水縣亦不斷深化探索,完善財稅管理體制,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肖智方)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