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研深度聯動 廣安鄰水縣70%企業建研發中心

廣安高新區,一片片現代化的工業廠房,玻璃幕墻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繁忙的生產線內,工人們穿梭其間,全自動機器人手臂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精準的弧線,宛如上演著一場精彩的工業交響樂。這便是鄰水縣,一個正經歷經濟轉型升級巨變的地方、一片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熱土,正引領著縣域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走進四川拓普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的轟鳴聲與全自動機器人生產線的忙碌交相輝映,生產出一件件精致的汽車內飾件。作為鄰水縣汽摩產業的領軍者,拓普汽配不僅以其先進的技術和高效的生產能力贏得了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的青睞,更成為鄰水縣經濟轉型升級的生動注腳。
四川賽特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線。企業供圖
而鄰水縣汽摩產業的輝煌,遠不止于此。圍繞汽摩制造這一主導產業,鄰水縣精心構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112”現代工業產業體系。汽摩制造業在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的占比,已連續八年穩居榜首。產品涵蓋發動機缸體、空調系統、模具、內外飾件等多個領域,為比亞迪、特斯拉、長安汽車等500強企業提供了堅實的配套支持。
在天坤模具公司,西南地區最先進的輕量化熱成型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的模具品質卓越,贏得市場的廣泛贊譽。賽特制冷公司更是憑借其生產的微車空調,占據了全國市場銷售份額的40%,傲視群雄。
“創新,是我們的靈魂。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四川賽特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的研發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該公司與多所高校攜手,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手握眾多國家專利,研發及試驗技術始終走在行業前列。
在鄰水縣,創新不僅是口號,更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引擎。該縣堅定不移地踐行創新驅動發展理念,全方位搭建創新研發平臺,為企業自主創新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廣安華訊電子有限公司的研發中心內,科研人員正全神貫注地投入新產品的研發和測試中。他們深知,創新是打開市場之門的金鑰匙。像廣安華訊電子這樣的創新型企業,在鄰水縣還有很多,他們或與高校深度合作,開展產學研項目;或自力更生,建立自己的研發技術中心,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發與應用。
據統計,鄰水縣70%以上的企業成立了研發技術中心,與科研單位和院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企業多達40余戶。全縣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5戶、國家實驗室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個等一大批創新平臺。這些創新平臺的建立,為鄰水縣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澎湃的創新動力。
“我們的產品能夠暢銷國內外市場,離不開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研發團隊的不懈努力。”四川嘉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志友感慨道。
鄰水縣地處四川盆地東部,緊鄰重慶最大工業集聚區——兩江新區和渝北區,這一獨特的區位優勢,為鄰水縣承接重慶產業轉移、加強區域合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近年來,鄰水縣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汽摩產業領域,鄰水縣已經形成從零部件加工到汽車設計、專用車、摩托車整車制造的全產業鏈條,并集聚了90余戶規模以上汽摩產業企業。這些企業不僅為重慶的汽車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配套支持,也推動了鄰水縣汽摩產業的飛速發展。
四川拓普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生產線。企業供圖
除了汽摩產業,鄰水縣還在清潔能源裝備、先進材料、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與重慶開展了緊密合作。一批批新興產業集群在鄰水縣拔地而起,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鄰水縣還擁有國家級戰略重要平臺——高竹新區和川渝合作高灘園區、廣安高新區兩大省級園區。這些園區如同強大的引擎,為鄰水縣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和保障。
“鄰水縣的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我們在這里投資非常有信心。”一位來自重慶的投資者表示。
“鄰水縣將繼續加大創新投入力度,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發展,培育更多創新型企業和產業集群。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我們將積極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鄰水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吳乾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