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運會吉祥物設計師:數次推翻草圖后決定為大熊貓找個伴

為何選擇川金絲猴與大熊貓搭檔?
●川金絲猴與大熊貓同為在四川的珍稀動物,二者結合能強化“生態雙寶”的象征意義
●傳遞四川“動植物王國”的生態名片,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川金絲猴的活潑靈動與成都的樂觀包容不謀而合,二者碰撞出獨特的“天府活力”
隨著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簡稱成都世運會)臨近,兩只憨態可掬的吉祥物——“蜀寶”與“錦仔”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這對以大熊貓和川金絲猴為原型的吉祥物,不僅承載著四川的文化基因,更凝聚著設計師對國際賽事精神的理解。4月27日,記者采訪了成都世運會吉祥物設計師楊立夫,探秘這對萌物從靈光乍現到最終定稿的歷程。
川金絲猴與大熊貓搭檔并非偶然
去年,成都世運會吉祥物征集啟動后,楊立夫第一時間投入創作,“我想用設計為這座城市留下獨特的印記。”
起初,他的設計聚焦于單一的大熊貓形象。然而,隨著草圖一次次被推翻重來,他逐漸發現大熊貓吉祥物同質化嚴重:“市面上已有太多大熊貓吉祥物,如何讓這只大熊貓既保留國寶的親和力,又能承載世運會的獨特精神?這個難題困擾了我整整一個月。”
轉機出現在對成都世運會項目的實地調研中。拔河、棒球等強調協作與趣味的運動,讓楊立夫靈光閃現:“為何不給大熊貓找一個伙伴?”他嘗試讓兩只大熊貓互動,但效果仍顯單調。直到某天,團隊討論時,他脫口而出:“換成川金絲猴,如何?”
這一靈感的迸發并非偶然。楊立夫解釋,選擇川金絲猴與大熊貓搭檔,源于多重考量:稀有性共鳴——川金絲猴與大熊貓同為在四川的珍稀動物,二者的結合能強化“生態雙寶”的象征意義;生物多樣性表達——傳遞四川“動植物王國”的生態名片,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城市氣質契合——川金絲猴的活潑靈動與成都的樂觀包容不謀而合,二者碰撞出獨特的“天府活力”。
“我們設計的不僅是吉祥物,更是四川精神的具象化表達。”楊立夫說。
每一處細節都暗藏四川文化基因
確定形象后,如何將本土文化元素與體育精神高度融合?楊立夫團隊用了兩個月時間打磨細節。
色彩上,吉祥物主體采用藍紫漸變,呼應成都世運會品牌主色調;服飾的“青山綠水”則取自成都公園城市的生態底色。紋樣中,大熊貓耳內暗藏墨色芙蓉花瓣,致敬市花“芙蓉花”;川金絲猴耳廓融入三星堆青銅紋飾,彰顯古蜀文明的神秘厚重。服飾盤扣被設計成銀杏葉造型,衣襟上的“太陽紋”則脫胎于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圖案,每一處細節都暗藏四川的文化基因。
“這些元素看似隱蔽,卻能讓人在細品中觸摸到四川的千年文脈。”楊立夫強調。
作為國際賽事吉祥物,“蜀寶”與“錦仔”還需突破語言與文化的隔閡。楊立夫選擇以極簡風格破題——摒棄繁復的擬人化五官,僅用流暢線條勾勒輪廓。“無論來自哪個國家,人們一眼就能感受到它們的友好與活力。”楊立夫說。
技術手段也為設計賦能。團隊將三維建模與3D打印結合,將設計稿轉化為實體模型,反復調整角度與比例,甚至邀請專業噴漆師比對顏色漸變效果。楊立夫舉例,川金絲猴尾巴的弧度修改了多稿,只為呈現最自然的靈動感。
楊立夫坦言,成都的包容與煙火氣,讓他能靜心捕捉城市的文化肌理。對于即將到來的成都世運會,他期待這對吉祥物能成為“文化信使”:“希望全球訪客把它們帶回家鄉,講述一個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成都故事。”
同步播報
成都世運會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北京首店”開業
世運會首對AI吉祥物亮相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亞飛)4月27日,成都世運會倒計時100天前夕,北京奧園CITY街開街,落戶在此的成都世運會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北京首店”開業。
北京奧園CITY街為北京首個集裝箱式奧運文化主題街區,成都世運會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北京首店”是該街區首個大型綜合性賽會特許零售店,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北中軸景觀大道,與“鳥巢”“水立方”相鄰。除了北京奧園CITY街店采用獨立門店形式,北京禮物景觀大道店、北京禮物鳥巢LM店、北京禮物雙奧主題店、北京奧運博物館文創店都采用“店中店”形式同步開業。
當天,成都世運會多款文創精品首發,包括四川省拼圖徽章套裝、“蜀運三千年”盲盒手辦、青花款陶瓷手辦擺件、倒計時100天限量版冰箱貼、吉祥物蜀寶火炬款手辦等。
其中最具科技感的,是世運會歷史上首對AI吉祥物——“世運AI雙寶”蜀寶和錦仔。“世運AI雙寶”外形整體設計符合年輕人群審美偏好,兼具運動、文化和科技屬性,搭載人工智能系統,擁有個性化學習能力,能夠識別人類的語言、面部表情等。(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雷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