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涪江兩岸雙擁花開 子昂故里軍民情深

    中共射洪市委書記 譚曉政
    2025年04月28日15:11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為深入貫徹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大會會議精神,展現四川各地軍政軍民團結的生動實踐,四川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人民網四川頻道共同開設“雙擁之花映巴蜀——聚焦四川2025年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專欄,通過“書記話雙擁”“一線聲音”“媒體聚焦”等板塊,記錄四川各地“軍愛民、民擁軍”的動人故事,感受四川雙擁工作的力度與溫度,譜寫共筑中國夢強軍夢的壯麗篇章。

    4月23日起,人民網四川頻道推出“書記話雙擁”欄目,特邀地方黨政領導暢談雙擁工作的創新舉措和豐碩成果。敬請關注!

    射洪,千年詩酒之城,英雄輩出的紅色沃土。開國中將賀誠、愛國將領于淵等革命先烈在此誕生,雙擁光榮傳統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始終煥發著軍民團結的時代光芒。近年來,射洪以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引,堅決貫徹落實省委、遂寧市委工作部署,持續鞏固軍政軍民團結,成功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

    立標引航把方向,構建雙擁新格局。壓實責任鏈條,構建全域格局。堅持將雙擁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通過黨委議軍會、領導小組會議高位推進,建立“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實”機制,推動雙擁工作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集成”。筑牢服務陣地,提升保障效能。高標準打造市、鎮、村三級服務陣地,并向企業延伸,依托舍得酒業、經開區建成特色服務站點,構建“退役軍人服務之家”,實現雙擁服務城鄉無縫銜接,以立體化服務網絡推動保障能力提檔升級。健全保障機制,夯實發展根基。深化軍地“雙清單”動態管理制度,構建“需求收集—任務分解—跟蹤問效—成果反饋”全鏈條閉環。建立專項經費逐年遞增機制,保障財政剛性投入。配強隊伍并開展常態化培訓,以制度、資金、人員“三位一體”保障體系,夯實雙擁工作高質量發展根基。

    向戰聚焦強保障,鍛造打贏硬實力。平戰協同,打造戰時后盾。成立擁軍支前軍地協調小組,完善支持部隊打仗措施,推動國防工程建設。支持部隊訓練,保障生活經費,辦好移交安置和基層星級武裝部建設等事項30余件,解決部隊實際困難。融合創新,搭建共贏平臺。與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建立合作關系,互派醫務人員交流學習,推動軍地醫學技術和人才的有機融合;探索建立“酒糧轉軍糧”戰時保障基地,推動鋰電賦能國防科技發展,服務部隊備戰打仗。突破地域,拓展軍地共建。與2支部隊結對共建,贈送智慧產品,助推智慧軍營建設,創新打造鄉村軍民共建示范點。慰問任務一線官兵及家屬,向邊海防官兵寄送書信,廣泛開展“軍民共建學雷鋒”“我與軍營零距離”等活動80余場次,促進軍政軍民關系更加牢固。

    崇軍厚植濃氛圍,提升軍人榮譽感。鑄魂育人,厚植崇軍愛軍紅色根基。以3536三線軍工舊址為核心,串聯賀誠紀念廣場、烈士陵園等紅色地標,精心構建40余個雙擁教育矩陣,讓紅色基因在“子昂城”代代相傳。創新推出《浩氣長歌》現代川劇等文藝精品,用藝術語言講述軍民團結故事;開展“雙擁知識進小區”、群眾性文藝匯演等特色活動,將雙擁理念融入百姓日常,凝聚起軍民同心的強大合力。禮遇尊崇,擦亮尊崇服務金色名片。深入開展“百企千店萬家”社會化擁軍行動,推出220項涵蓋商超、文旅、教育等領域的優待服務,構建起覆蓋廣泛的優待網絡。實施軍人市內免費公交、免掛號就醫、景區免票等暖心政策,并在2家優待醫院設立專屬病房,將尊崇之情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服務舉措。政策固本,營建軍人軍屬馨園。全面落實退役士官和軍轉干部高質量安置,實現黨政系統軍轉干部全員培訓,幫助他們順利完成角色轉換。通過多種渠道促進軍屬就業,統籌優質教育資源保障軍娃入學,切實解決軍人“后路、后院、后代”問題。聚焦退役軍人急難愁盼,全力辦好“最期盼的10件事”,以扎實有力的政策舉措,為軍人軍屬構筑起溫暖堅實的避風港,讓暖心政策成為軍心穩定的“定盤星”。

    同心攜手聚合力,譜寫軍民魚水情。軍地協同助力鄉村振興。支持部隊主動融入地方建設大局,在整治撂荒地、幫扶產業發展、完善基礎設施等方面,駐射部隊先后投入資金700余萬元賦能鄉村振興,進一步激活鄉村發展動能。軍地聯動筑牢應急防線。發揮軍隊快速響應能力,構建民兵與專業救援隊混編實訓機制,實現應急響應標準化流程直達基層,確保在應急處突、森林防火等重大行動中,精準搶險救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軍地共育引領文明新風。將軍營文化與地方文明實踐深度融合,支持國防特色教育學校建設,打造“少年軍校”“國防教育示范學校”等學校7所。駐射部隊在文明城市創建、群眾居住環境整治、無償獻血、全民健身走跑大賽等活動開展志愿服務,讓“迷彩綠”成為群眾心中最美的色彩。

    新征程上,射洪市將傳承發揚軍愛民、民擁軍的優良傳統,持續強化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力度,推動雙擁工作邁上新臺階,不斷升華軍民魚水情,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建設貢獻射洪力量。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