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綿陽:新型顯示產業“新”潮澎湃

    2025年04月25日07:14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型顯示產業“新”潮澎湃

    4月21日,在四川欣富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富瑞公司)生產車間,經過備料、上機、貼合、沖壓、覆膜等多道工序,一片片散熱膜逐漸成型,隨后被裝箱運往幾公里外的顯示面板企業,成為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的屏幕模組。“我們的散熱膜厚度只有0.18毫米,隨著新的柔性生產線投用,加工精度可達到0.1毫米。這0.08毫米的提升,能進一步降低屏幕厚度,幫助公司承接更多新訂單?!痹摴旧a線負責人說。

    技術“追新”,是新型顯示產業的顯著特點,也是綿陽科技城乃至綿陽全市推動產業發展的秘訣之一。2024年,綿陽市有新型顯示產業鏈企業超50家,總產值超800億元,排名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今年則將向1000億元產值發起沖刺。

    項目上新

    近三年招引產業項目二十一個

    近日,在距欣富瑞公司2公里外的一塊空地,綿陽科技城經濟合作與對外開放局的工作人員正在了解地塊整理進度,年內綿陽科熙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廠房將在這里開工建設。

    3月初,綿陽科熙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40億元的熙泰科技12英寸Micro OLED半導體微顯示產業化項目正式簽約落戶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該公司產品具備輕量化等特點,廣泛應用于VR/AR眼鏡等頭戴顯示設備。再往前不久,綿陽還與惠科股份有限公司簽約總投資100億元的Mini-LED項目、高功率芯片散熱封測項目,前者將用于制造電腦顯示器、電視機。

    發展新型顯示產業,綿陽采取技術路線多元化的策略。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秘書長胡春明表示,綿陽是全國少有的同時具備軟硬屏生產能力的城市。軟屏指的是OLED屏,以綿陽京東方為例,代表應用是折疊屏;硬屏指的是LCD屏,即液晶屏,以綿陽惠科為主,產品包括顯示器、車載屏幕等。

    不局限于單一技術賽道,一方面提升了綿陽新型顯示產業的抗風險能力——在手機等小屏市場競爭激烈的當下,綿陽大屏產品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另一方面也增強了綿陽產業招引的“敏感度”,助力綿陽緊跟新型顯示技術前沿進行布局。以新簽約的新型顯示產業項目為例,惠科Mini-LED項目是對已有LCD屏技術的升級,熙泰科技的Micro OLED半導體微顯示產業化項目,則瞄準VR/AR眼鏡等可穿戴設備領域。

    數據顯示,近3年綿陽共招引新型顯示產業項目21個,總投資金額達422.74億元。

    圖譜更新

    又有兩個上下游板塊被“點亮”

    這些新到來的產業項目,更是促進了產業圖譜的完善。

    4月17日,在綿陽科技城新型工業化和數字經濟局(以下簡稱綿陽科技城工數局)的走廊墻面上,新的產業圖譜格外醒目。與2月相比,這張涵蓋新型顯示產業上下游重要板塊的圖譜,有2個板塊由灰色變為橙色——熙泰科技12英寸Micro OLED半導體微顯示產業化項目的到來,進一步完善了中游面板和下游可穿戴設備板塊。

    在產業圖譜上,綿陽用灰色標注尚未實現布局的板塊,注明行業領先企業及其所在地,而實現布局的則用橙色“點亮”?!斑@方便招商部門有針對性地進行線索搜集和精準招引。”綿陽科技城工數局相關負責人說。

    以產業圖譜為指引,綿陽新型顯示產業不斷建圈強鏈,目前已有產業鏈企業超50家,基本形成了貫通原材料、零部件、面板制造、整機集成及終端應用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與此同時,已在綿陽布局的產業項目,也在不斷開展技術更新。

    近年來,綿陽京東方通過發展LTPO技術,大幅提升柔性產品顯示性能。同時探索節能減排新技術,通過引入屋面光伏發電,以及延長氣體清洗周期、開展空壓機節能改造等舉措,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1萬噸。

    京東方的探索,也推動著綿陽本地供應鏈企業加快技術升級。“當前折疊屏越來越受歡迎,公司也在開發適配折疊屏的bracket支撐板等產品。”欣富瑞公司副總經理王樸說。

    服務創新

    入圍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試點

    3月,熙泰科技產業項目落戶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后,發現無法通過全程網辦的方式辦理營業執照。為避免公司在母公司所在地安徽蕪湖與四川綿陽之間兩頭跑,綿陽新型顯示產業工作專班統一調度,聯動相關部門和園區,由綿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分局開通綠色通道,提供“一對一”服務,在線指導企業完成資料提交,并協調區級部門完成場所證明,及時為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幫助該項目加速推進。

    圍繞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綿陽在省內較早開展“鏈長制”等改革探索,形成“一個產業鏈、一個市級領導、一個牽頭單位和工作專班、一項行動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五個一”工作模式,進而針對產業發展所需,不斷積累經驗,優化服務,推動一批優質項目落戶綿陽。

    不久前,綿陽新型顯示產業入圍全省圍繞產業生態開展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試點,聚焦知識產權保護等產業鏈共性問題,開展就近上門服務。這打通了相關產業鏈環節之間的壁壘,通過工作專班搭建的“智改數轉”平臺,龍頭企業可對上游配套企業開展有針對性的診斷服務,推動其進行技術改造和產線升級,實現產業鏈整體提升。(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祖明遠)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