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產業幫扶系列“組合拳” 宜賓助力甘孜州新龍縣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現在,種植的新品種青稞產量不斷提升,我們收入已增加了,錢包也鼓起來了,生活質量也提高了,我們過得很幸福、很開心,感謝宜賓人民十多年來的無私奉獻,謝謝您們,扎西德勒!”近日,四川省甘孜州新龍縣博美鄉農牧民志瑪的感激之辭,道出了宜賓新龍產業幫扶的顯著成效。
據介紹,自2010年以來,宜賓市始終高度重視省內對口幫扶工作,派出援助新龍縣工作隊7批次、共計291人,充分結合新龍縣所需、宜賓市竭盡所能,以產業發展為核心,先后投入幫扶資金1.03億元,規劃實施產業幫扶項目21個,有力促進了新龍縣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
其中,新龍縣仁乃鄉村振興農旅融合項目、宜新農業科技示范園等產業,是宜新宜賓新龍兩地推進支柱性產業幫扶項目。
“先后投入1690萬元,規劃實施新龍縣中藏醫院光伏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項目和學校光伏能源利用項目,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開發利用試點示范。”四川涅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顏鑫介紹。截至目前,新龍縣中藏醫院光伏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項目累計發電量約35萬度,累計消納電量約22萬度;2024年引進新龍縣磐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實現產值2100萬元,新龍縣規上企業破零,2025年預計實現產值2800萬元。
同時,立足新龍縣“一心兩廊三核多節點”全域旅游發展格局,精品打造生態旅游業產業,銀多紅山4A級景區創建通過省級初驗;規劃1500萬元專項資金,整治提升措卡生態示范區風貌,持續擦亮“九天瑤池”金字招牌。
“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宜賓產業資源優勢,加大幫扶力度,務實推進產業援新,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新龍群眾勤勞致富。”宜賓市第七批援新工作隊領隊、新龍縣委常委、副縣長許振健介紹。
傳統農業向現代轉型。集中建設養殖、育肥、青儲于一體的銀多鄉、拉日馬鎮、友誼鄉3個高原山地牧場,“以銷定產”擴建玉米種植基地2400畝,為州內牦牛養殖基地提供飼草9600噸,示范帶動全縣牲畜存欄13.27萬頭、出欄2.8萬頭。
常規農業向有機農業轉型。積極融入甘孜州“有機之州”建設布局,攜手共建大蓋、雄龍西、博美3個科技示范園,構建“一心三帶兩基地”產業布局,帶動80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萬元以上,有機品牌效益穩步提升。
粗放農業向智慧農業轉型。投入資金760萬元,實施新龍縣數字化農業建設項目,120畝的產業園區規劃6個功能區和1個智慧農業管理平臺中心,形成“6區1中心”的多元發展業態,做到“一個平臺管全縣”。
未來,宜賓市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提升新龍經濟實力構建產業共同體,切實推動新龍奮力追趕、跨越發展。同時,將深化宜新協同發展,推動托底性幫扶工作走深走實,持續推進新龍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許振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