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讓雙擁之花在紅色達州綻放絢麗光彩

    中共達州市委書記 邵革軍
    2025年04月23日19:4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為深入貫徹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大會會議精神,展現四川各地軍政軍民團結的生動實踐,四川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人民網四川頻道共同開設“書記話雙擁”欄目,特邀地方黨政領導暢談雙擁工作的創新舉措和豐碩成果。

    巍巍巴山,滔滔渠水。達州是兵員大市、優撫大市、安置大市、革命老區,素有“巴人故里、中國氣都、紅色達州”之美譽。戰爭年代8萬多人參加紅軍,2萬多人英勇捐軀,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等300多位開國元勛曾在此浴血奮戰,王維舟、張愛萍、向守志等80多位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軍從這里走出,紅色基因強大、紅色文化燦爛、雙擁氛圍濃厚。

    作為全國雙擁模范城,近年來,達州始終堅持用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重要論述定向領航,以“抓經濟不忘國防、居平安不忘戰備”的系統思維,在服務強軍興軍實踐中,擁軍機制有了新進展,保障備戰有了新舉措,優撫優待有了新突破,尊軍崇軍有了新風尚,著力讓新時代雙擁之花綻放絢麗光彩。

    扛牢政治責任,構建雙擁聯動新格局

    始終站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高度,把雙擁工作納入“黨委統攬工程”。成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構建黨政負責、部門參與、軍地協同的工作體系,達州各級黨政軍領導積極謀劃重大事項、參加重大活動、督辦重大問題,形成從地方到部隊、領導機構到成員單位、機關到基層,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縱橫成網的雙擁工作大格局。

    規范軍地合署辦公制度和會商制度,建立軍地互提需求、互辦實事“雙清單”機制,定期召開黨委議軍會、軍地聯席協調會、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會、軍政座談會等會議,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堅持“國防預算優先保障、軍人待遇優先落實、軍事需求優先滿足”,投入國防和雙擁建設資金超20億元,推動解決雙擁工作事項25件、駐達部隊事項19件。將大學生入伍獎勵金、現役軍人立功受獎獎勵金標準提升至全省前列,以“真金白銀”彰顯雙擁政治擔當。

    聚焦勝戰導向,提供保障打贏新支撐

    始終牢記“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的使命責任,把服務部隊練兵備戰嵌入“制勝戰力工程”。投入5.2億元擴建國防教育綜合訓練基地,打造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實戰實訓平臺。專項保障經費突破2億元,從民兵應急裝備升級到軍營營房建設,從戰備道路整修到演訓場地維護,實現部隊需求“全時響應、全域覆蓋”。投入500萬元開展“城艦共建”,達州艦成功加入海軍戰斗序列,為達州艦設計艦徽、錄制艦歌、創作艦賦,讓戰艦與城市血脈相連。每年開展春節、海軍節、“八一”建軍節走訪慰問,為艦艇官兵發放達州立功受獎家庭一次性獎勵金17.2萬元,激勵艦艇官兵逐夢深藍。

    針對新時代軍事斗爭準備特點,達州緊盯部隊備戰打仗需要,制定實施服務備戰打仗“十五條”具體措施,建立“快速響應圈”和“聯動保障鏈”。全力打造重點軍供站,在達州高鐵站預留土地規劃建設軍供保障點,著力構建鐵路、公路、航空立體投送網絡。每年投入180余萬元,保障過往部隊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優質服務贏得部隊官兵“紅色達州、保障先鋒”的高度評價。

    厚植關懷沃土,繪就精準優待新圖景

    始終秉持“尊崇軍人職業、尊重退役軍人”的價值追求,把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體系作為達州“強軍后盾工程”。扎實開展辦好“退役軍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動,為全省活動開展提供“達州樣板”;開通20余條“退役軍人公交示范線”,打造“服務超市+尊崇網服APP”智慧平臺,建立共建共享退役軍人“服務超市”38家,整合軍創、擁軍企業資源提供專屬優惠,全市A級景區面向現役和退役軍人免費開放,將轉業軍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到機關企事業單位,讓尊崇優待看得見、摸得著。

    大力開展幫扶援助,創新實施困難退役軍人及其他重點優撫對象租住公租房措施辦法,按照“貢獻大小+特別優待+抽號選房”的分配模式,為352名困難退役軍人圓上安居夢。建立困難退役軍人關愛幫扶專項基金,解困幫扶2.5萬余人次。掛牌7家榮軍優撫對象定點醫院,減免補助醫療費310余萬元。創新開展烈屬異地祭掃服務,出臺結對聯系烈士健在父母關懷措施,建立市縣鄉村“四級”結對聯系長效機制,讓每一位烈屬都感受到黨委、政府的關心關愛。積極培樹退役軍人、雙擁先進典型40名,引領400余名兵支書、300余支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成為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生力軍。達州700余名退役軍人鏖戰冰雪、守護交通的大愛行動登上《中國國防報》,成為達州雙擁的時代縮影。

    深度融合發展,激活雙擁工作新動能

    始終堅持“軍民融合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把雙擁工作融入達州發展的“復興戰略工程”。將雙擁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考核結果計入“一把手”檔案。將雙擁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大力推進“雙擁共建、商旅融合”創新實踐,建成8個雙擁主題公園、7條雙擁示范街,掛牌成立擁軍示范商城,創新打造“雙擁記憶”,通過場景復原、擁軍小品設置等措施,使商圈變課堂、購物成體驗,帶動千余家商戶加入“擁軍序列”。創新舉辦立功喜報頒發暨新兵入伍歡送儀式進校園活動,通過視頻連線“兵王寄語”、邀請功臣“回鄉受禮”、全網直播送兵儀式,讓國防教育浸潤人心。駐達部隊出色完成抗洪搶險、安保執勤等急難險重任務,出動官兵、民兵8萬余人次;投入200余萬元援建萬源市花樓學校,派出駐村人員20余名,開展道路、飲水、產業配套項目建設,助力10個幫扶村脫貧摘帽;舉辦國防教育書畫展、軍營開放日等活動,為紅色場館協調大型退役武器裝備,推動創建少年軍校4所、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10所,年均軍訓學生6.5萬余人。

    積極融入川渝萬達開地區統籌發展,與重慶萬州、開州攜手打造烈士紀念設施“樣板”工程,開展義務植樹、巡回宣講等活動,讓雙擁傳統、紅色基因跨越行政邊界賡續傳承。同重慶萬州深化軍休管理戰略合作,實現信息互通、政策互商、工作互促、資源互享、人才互育,讓軍休干部“兩個待遇”有知有感。

    戰鼓催征急,攻堅不畏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達州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雙擁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的重要指示,持續完善“戰時應戰、急時應急、平時服務”的保障體系,以軍政同向、軍地同心、軍民同力之姿,奮力譜寫中國夢強軍夢的達州新篇章,讓雙擁工作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責編:羅昱、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