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大安:綜合施策促進小麥產業提質升級

走進大安區三多寨鎮八甲村的麥田機械化示范片,沉甸甸的麥穗在微風中搖曳。這是大安區大力實施小麥種植提質增效工程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區通過政策扶持、品種優化、示范引領三項舉措,推動小麥產業不斷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政策扶持激發種糧新動能
“今年我們享受到了優質麥種和代耕代種服務,種植成本降低了,種糧積極性更高了。”三多寨鎮八甲村種植戶陳仁義說。大安區創新構建“政策+物資+服務”三維保障機制,建立專項扶持政策清單,加大優質麥種、專用肥料等農資供應力度。同時,依托新型經營主體開展“代耕代種”服務,有效解決小農戶種植難題。
數據顯示,2025年全區預計戶均享受政策紅利2項,帶動小麥種植面積突破4000畝,農戶種植意愿指數提升11個百分點,政策轉化率達85%以上。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為小麥穩產高產奠定堅實基礎。
科技賦能優化品種結構
在三多寨鎮的品種對比試驗田里,區農業農村局農技人員正在調查小麥農藝性狀。大安區聯合省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組建實驗攻關組,建立18個品種對比試驗田,重點篩選早熟型、功能型優質品種。目前,已形成制餅干弱筋型、制面條中筋型及富營養保健紫色型三大品類,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
“通過精準測定農藝性狀、產量構成等指標,我們正在推動種植結構向‘高產+優質+專用’轉型。”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計劃優選特色品種4個,預計畝均綜合效益提升15%以上,為農民增收開辟新渠道。
示范引領提升綜合產能
在蜀麥830主推品種機械化示范片區,大馬力拖拉機、播種機、植保無人機等現代化農機具輪番上陣,呈現出一派現代農業新圖景。大安區統籌布局三多寨鎮八甲村、牛佛鎮羅塘壩村200畝機械化示范片區,構建“合理密植+科學施肥+綠色防控+適期收獲”技術體系,集成展示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
“示范片已實現‘耕種防’全環節機械化作業,2025年畝產有望突破400公斤,較上年增長21.4%。”區農技推廣中心負責人說。通過示范引領,帶動周邊農戶應用新技術、新模式,全面提升小麥生產效益。
下一步,大安區將繼續深化小麥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動小麥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為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作出積極貢獻。(吳旺)
來源:大安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