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今年前3月

    工業對宏觀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6.3%

    本報記者 王俊嶺
    2025年04月22日09: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青島領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子元器件、電機制造等業務,是全球最大的家電控制板供應商之一。圖為工作人員在家電控制板生產線上作業。
      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今年以來,隨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效應不斷增強,工業生產和出口實現較快增長,企業營收水平改善,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發展新動能有效積聚,工業經濟穩中有進、開局良好。

      在日前舉辦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說,今年一季度,工業對宏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36.3%,“壓艙石”作用持續發揮。總體來看,主要指標呈現三個特點:

      主要指標穩中有進。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6.5%,其中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同比分別提高了1.9個和0.5個百分點,產業的結構也持續優化。工業品出口保持韌性,出口額同比增長了6.9%,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增長8.7%。企業轉型發展提速,食品、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技術改造投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重點行業穩中提質。裝備制造業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長10.9%,拉動了整體工業生產增長3.5個百分點。在“兩重”“兩新”等政策的支持下,電子、汽車、電氣機械器材等行業增加值實現了10%以上增長。原材料制造業的效益明顯改善,前兩個月的利潤同比增長15.3%,其中有色金屬行業的利潤增幅超過了20%。在節日效應和市場剛需帶動下,農副食品、紡織等行業生產加快,化纖織造及印染精加工等行業增速超過了10%。

      大省大市穩中向好。各地區靠前發力,在強化政策支持、推動項目落地、促進供需對接、加強助企服務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重點地區拉動作用突出。31個省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部實現了正增長,浙江、福建、江蘇、山東等多個工業大省的增速超過了8%;湖北、河南等工業大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實現了兩位數的增幅。煙臺、大連等工業大市工業增速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高于同期工業增加值增速5個百分點。“各地紛紛抓住‘兩重’‘兩新’政策契機,積極推動相關項目建設,上海、廣東等地一批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項目穩步推進。一季度,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5%,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6.3個百分點。”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說。

      在裝備工業方面,一季度近七成的重點產品產量實現了增長,比去年同期擴大了16.7個百分點。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說,在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兩新”加力擴圍等相關政策的帶動下,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裝備等行業的內需潛力進一步激發,裝備工業延續了去年以來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實現了“行業整體穩步增長、細分行業亮點紛呈”的良好開局。“一季度,通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等3個重點行業的投資增速、民間投資增速均實現了20%左右的增長,說明企業預期很穩定。”她說。

      如何看待當前工業經濟的運行情況?“當前,我國工業經濟運行保持向好的發展態勢,我們有能力、有底氣、有信心應對各種復雜的局面。”謝少鋒說,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著力擴大需求、培育動能、穩定預期、防范風險,激發活力,不斷提升工業經濟運行質效,鞏固回升向好態勢。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