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古建筑專家
千斤紙漿復原“都江堰”

用超過千斤的紙漿,復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個什么模樣?4月21日,記者在都江堰精華灌區糧果產業園看到,74歲的古建筑專家季國忠創作的“紙漿版”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已進入收尾階段,不日將呈現在市民朋友眼前。
在都江堰精華灌區糧果產業園的“灌區映像”,一個長約7米、寬約3米的大沙盤內,縮小版的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一一呈現。“這個模型按1∶300的比例建造,全部用紙漿捏制而成?!奔緡医榻B,在從事古建筑維護和修復工作中,他摸索出了一套用紙漿制作模型的獨特方法?!暗谱鬟@樣大的模型,還是首次。我使用的舊報紙、廢紙箱超過千斤,然后我把這些紙材打成紙漿,用獨特的工藝塑造成形?!?/p>
值得一提的是,紙漿還原的“都江堰”,并不是一個靜態的雕塑,而是一個活化的模型。原來,模型制作采用了現代科技,可以生動演繹“四六分水”“二八排沙”的原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冬季和春季的枯水期,岷江水位低時,就會有60%的江水流入窄且深的內江,40%的水流向寬且淺的外江。而在夏季和秋季的洪水期,岷江水位變高后,又會將60%的水流向外江,剩下40%的水流向內江。模型巧妙運用多個電機,最大程度還原了枯水期、豐水期和洪水期3種狀態。
公元前256年,李冰率眾淘灘作堰,劈山引水建成了都江堰,也成就了“天府之國”?!敖陙?,來都江堰觀光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為了讓他們更加直觀地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工作原理,感受千年古堰的獨特魅力,我于去年開始創作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鄙頌樗拇ㄊ∩鐣茖W院古建筑專家、四川理工學院環境藝術系教授,季國忠長時間從事青城山、都江堰等地古建筑維護工作。
據了解,季國忠于1975年開始從事青城山景區古建筑的保護、維修等工作。退休后,他制作了100余件古建筑模型,包括都江堰文廟、安瀾索橋、甘孜瀘定橋等。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蔡宇
受訪者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