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能質量管理員:
我為每度電做質檢(新職·新知?)

![]() |
蘇強介紹PQS880型在線電能監測裝置的基本情況。 |
2024年7月,“電能質量管理員”這一新職業被列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這不僅體現出國家對電能質量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視,也預示著電力行業將迎來更加專業化、精細化的電能質量管理。
監測分析電能質量
“各類電壓監測點運行狀態正常,所有電能質量在線監測終端也都無異常。”一大早,國網天津城東供電公司運檢部電能質量管理員蘇強坐到辦公桌前,開始檢查設備資產精益管理系統上的數據,核對有無異常情況。
今年33歲的蘇強,在國網天津城東供電公司從事電能質量管理工作已經5年,主要負責為區域內超130萬電力客戶開展電能質量監測分析與異常問題治理工作。電能質量管理員主要從事電力系統電能質量測試、監測、評估、治理以及管理電能質量設備等工作。“雖然這是一個新職業,但多年來,電能質量管理一直是我們電力人堅持在做的工作。”
“電能質量管理員在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中涉及的面比較廣,工作內容也比較多。但主要的職責是監測、分析和治理電壓波動、頻率不穩定等問題,提升用戶用電體驗。”蘇強告訴記者,“評估電能質量的主要指標有電壓、頻率和波形。一般居民用電主要關注電壓的變化,而工商業用戶對頻率、波形等指標有更高的要求。”近年來,電力部門通過優化電網發展規劃與供電方案、完善電網網架結構、優化電網運行方式、強化用戶監測管理等手段加強電能質量全過程管控,打造電能質量管理數字化、智能化平臺,加強電能質量指標監測分析,有效提升了客戶端電能質量。
“像我現在這個系統,通過智能算法監測關鍵指標,實時采集數據,一旦發現異常就能迅速采取措施。比如電壓異常問題,過去反饋需要24小時,現在只要15分鐘。持續異常3小時就會通知維保人員到現場查看。同時,系統還可以幫我們篩查潛在干擾源用戶,編制電能質量監測方案等,有效提高電網的供電能力和穩定性。”蘇強介紹,當前,國網天津城東公司供電服務區域內的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9.995%。
保障社區供電穩定
“走唄,跟我們現場看看。”上午9點半,蘇強和記者開車前往河北區秋星里社區。“電能質量直接關系到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用電設備的安全運行。社區的供電電壓一旦持續不穩,老百姓家里輕則跳閘停電,重則家電受損,甚至有安全隱患,馬虎不得。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居民家里對電能質量敏感的家用電器越來越多,這對我們加強電能質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每天,蘇強和同事們要處理668個監測點傳回的130多萬用戶的電能質量數據。“城東公司的管片用電種類多,既有城區居民用電,還有農業用電、工業用電。我們現在去的是個老社區,4月12日、13日華北大風天,雖然提前部署防災方案,現場也沒出問題,但是風走了,咱們還得去看看,別留下什么隱患。”
一上車,蘇強就跟記者“科普”起來,“電能質量管理員有點像食品廠的質檢員,過去只需要解決食品‘有沒有’的問題,隨著發展水平提高,現在需要解決吃的‘好不好’。我們也是,不光要保障用戶用上電,更要保證用戶用好電,可以說,我們就是為每度電做質檢。”蘇強形象地比喻,“食品安全有很多指標,電能質量評估也差不多,光是最基礎的指標就有電壓偏差、頻率偏差、電壓波動及閃變、暫時和瞬態過電壓、三相電壓不平衡度、諧波以及間諧波等。”
“居民小區220伏電的電壓合格區間在負百分之十到正百分之七,也就是198伏到235伏。”來到小區的變壓器前,蘇強仔細檢查了設備。“現在每個監測臺區都至少有兩個監測點。”通過監測點,城東供電公司實現了所有臺區變電站首末端電壓的實時感知,居民用電需求得到了有效保障。“前幾天監測發現,轄區內一個小區的電壓波動比較大。同事們通過實地勘察,綜合考慮天氣、用戶、負荷、施工等因素,制定了電能質量調整方案,指導現場處置,現在小區的用電質量非常穩定。”
調和企業用電需求
從秋星里社區一出來,蘇強和記者又前往北辰開發區內的一座變電站。
“這座變電站附近,有多家光伏設備制造企業和其他高端制造業企業同時接入電網。調試光伏設備需要接入和退出電網,會沖擊電網穩定性;而大量工業設備產生的電磁信號極易干擾電流的頻率波形。所以我們既要對電能質量實時在線監測,做好系統的運行維護;也要對企業用戶可能發生的電能質量問題進行調查并協助解決。”蘇強向記者介紹。
來到變電站,蘇強和同事戴上安全帽,立刻對PQS880型在線電能監測裝置進行檢查,記錄數據進行分析。設備的小屏幕上顯示著許多數字和曲線,電能質量管理員對這些數據和圖像加以分析研判,就能及時了解電能質量和運行情況,發現潛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頻率、波形這一類電能質量指標反映了供電的持續穩定性,我們之所以關注北辰開發區的指標,就是防止出現因電能質量問題導致的設備損壞或生產中斷。”蘇強說。
之前,蘇強曾經走訪附近一家精密儀器加工企業,企業負責人表示,幾毫秒的諧波污染和電力瞬變,就能導致數萬元的良品損失。他指著監控設備的屏幕解釋,“正常的波形是這種50赫茲的平滑正弦波,一旦有諧波摻入,就會變成帶‘毛刺’的圖案。”通過精準治理,他和同事們成功將此類事故的發生概率大幅降低。
“數字化和綠色化推動電力系統加速轉型。”蘇強認為,隨著能源轉型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深入推進,電力行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客戶訴求從“用上電”向“用好電”轉變,微電子、精密儀器、機器人等一批高端制造業形成規模,對電能質量敏感的設備應用更加廣泛。而電力系統也正在呈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的發展趨勢,其隨機性、間歇性、波動性使得電能質量擾動產生和傳播機理更為復雜,開展電能質量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已經干了好幾年,但我和同事們還是有‘本領恐慌’。因為這個崗位是‘一專多能’,電力系統運行的各個環節都需要我們深度參與,對電力工程、數據分析、設備運維、現場施工甚至居民家用電器和企業生產設備都得有所了解。”蘇強表示,電能質量管理員直接服務于節能減排,助力用戶減少能源浪費,這也是人社部將這一職業定義為“綠色職業”的原因,“不光可以顯著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降低能源損耗,還可以服務充電基礎設施、儲能系統,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