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民營企業發展 達州計劃拿出千萬獎補資金

4月14日,達州市通川區青寧鎮天斷村,農技員指導種糧大戶耕地和種糧。 達州觀察 楊迎 攝
達州民營經濟今年怎么抓
民營經濟提質增效
力爭2025年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總量達1800億元,增速不低于GDP增速,占GDP比重達62%以上
發展質量顯著提升
新增質量強省領軍企業1—2個,新增發明專利同比增長10%以上,培育數據資產入表示范企業5家以上
產值規模持續壯大
力爭新增產值100億元民營企業1家、產值30億元民營企業1家、產值10億元民營企業5家、產值1億元民營企業10家
數據來源:達州市民營經濟服務中心
4月14日,《達州市提升民營企業發展質量十三條措施》(簡稱“13條”)涵蓋的獎補項目啟動申報,申報企業需符合在2024年度主導制修訂各級公益類標準、獲評“質量強省建設領軍企業”等約40種情形。“企業提交申報資料后,經縣級初審、市級復審,60個工作日內兌現獎補資金。”達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陳杰勇說。
本輪獎補,達州市計劃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扶優扶強民營企業。這是達州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之一。
去年,達州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實現1764.4億元,增速高于全市GDP增速。今年,當地進一步建立健全全方位服務體系,狠抓精準政策制定及落實,力爭民營經濟增加值總量達到1800億元,占GDP比重在62%以上。
A
“加”資金獎補
“減”稅費負擔
“預估有600戶以上企業符合申報條件。”達州市民營經濟服務中心主任汪永固告訴記者,為確保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應享盡享,市級、縣級相關部門廣泛開展政策宣傳解讀工作。同時,此次獎補申報全部在新開發的“達州市政企服務平臺”進行,不再從線下提交資料,為企業節省時間和精力,保證獎補資金直達快享。
全面提升民營企業發展質量,幫助更多企業達到獲得獎勵的“門檻”更為重要。為此,達州組織各有關行業部門(單位),分型分類開展精準幫扶。以支持申報“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為例,達州17個市級部門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向廣大個體工商戶普及申報政策和流程,促成376戶新獲評全國“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
渠縣某咖啡店是376戶之一。“按照‘13條’,我們能拿到4000元獎勵。”在該店經營業主蒲安蘭看來,更為重要的是拿到政府層面的認定牌子,提高了知名度,對經營大有裨益。
獎補做“加法”,稅費做“減法”。國家稅務總局達州市稅務局法制科科長陳鵬介紹,他們在全市21家行業協會商會設立“信息采集點”,加強稅費優惠政策精準推送,全面落實設備更新稅費優惠、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優惠、資源回收企業“反向開票”等政策。2025年1月至2月,達州市稅務系統落實支持制造業發展主要政策稅費優惠3082.96萬元,支持科技創新主要政策稅費優惠3686.86萬元。
B
“加”服務力度
“減”發展煩惱
近日,大竹譯景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楊道林看到了近期將部分廠房租出去的希望,“有一家主營金屬導管加工的企業正和我們洽談。”在達州市“千名干部駐企業強幫扶促發展”行動中,達州市經濟合作和外事局、大竹經開區的幫扶責任人了解到該公司為出租廠房犯愁,前后聯系了來自成都、重慶、浙江湖州等地的4家企業前來考察。
幫助企業解難題,達州明確“無事不擾、有事必到”理念,安排千名干部結對幫扶2700余家重點企業,入戶收集各類需求,實現清單式管理。
民營企業反饋訴求的方式多元。達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托“萬市興”綜合服務平臺,建立“煩惱指數”監測體系,廣泛開展民營企業“煩惱指數”問卷調查,梳理民營企業“最煩惱的5件事”,協調專項服務團解決。
紓困解難舉措同樣多元。例如,針對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達州還采取專班專人負責、主動上門服務等方式,為企業提供信用提升、數據整理等服務,引導企業用好無形資產質押融資政策。
“憑生產經營數據拿到了貸款。”達州某科技型創新企業負責人驚喜地說,他前往“萬市興”綜合服務平臺信用服務窗口辦理信用數據修復時,工作人員主動向他介紹“數據信貸”,最終獲得240萬元無質押增信貸款,化解了公司擴大規模缺資金的燃眉之急。
達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信用監管科科長劉強介紹,達州推出薪金云貸、科技易融、人才易融、云電貸等10余種數據類貸款產品,以及普惠融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品。
同時,達州還出臺“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實施方案”,強化融資對接和特色金融產品開發,推廣“民企首貸通”等非接觸式便利融資服務,去年以來共向300余戶企業發放貸款約3億元。
C
“加”發展空間
“減”市場阻礙
4月17日,達州市第七批民營企業投資機會清單發布,共推介30個項目,投資總額14.73億元。
為助力民營企業拓展發展空間,去年10月起,達州市政府建立民營企業發展機會定期發布制度,每月中旬聯合發布民間投資項目、政府采購項目、招標項目“三張項目機會清單”。截至目前,前六批次共推介項目257個,其中民營企業參與項目建設126個,總投資52.19億元,幫助不少企業提振了發展信心。
“我們派出了45名陪護陪檢人員,在達州市中心醫院為行動不便患者、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提供服務。”達州市通川區益康家庭護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張亞莉告訴記者,去年11月該公司通過“達州市政府采購機會清單”知曉相關采購項目信息,并于今年1月中標達州市中心醫院“醫療護理陪護陪檢服務”采購項目,“該項目極大緩解了公司的經營壓力,促進了公司健康有序發展。”
幫助民營企業拓展市場,更多交流平臺正在搭建。
3月18日,達州市工商聯組織廣東省四川達州商會在深圳舉行百家企業產品展,為達州本地企業與異地達州商會會員企業搭建供需對接平臺,促成8家企業現場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簽約金額2億元。
3月底,上海市達州商會成立,促進上海、達州兩地在產業轉移、招商引資、文旅合作等方面深化對接,是該商會確定的主要任務之一。
“我們將多建互動平臺,加大交流頻率和擴大交流范圍。”達州市工商聯黨組成員、秘書長張偉透露,第六屆達商大會計劃9月舉辦,這個兩年一屆的活動,計劃首次召開異地商會會長座談交流會,推動挖掘更多合作機會。(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城霖達州觀察 徐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