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高標準打造綜合性交通物流平臺,加快建設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16天變10天 蓉歐速達提效降本

    2025年04月20日08:01 | 來源:成都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16天變10天 蓉歐速達提效降本

      越來越多的全國各地商品從成都國際鐵路港走向世界。

      ■蓉歐速達班列按國際鐵路運輸定站點、定線路、定車次、定時刻、定價格全程組織,實現全程各段運輸無縫銜接和穩定可控,時效精準且服務優質

      ■蓉歐速達班列不僅為“成都造”產品快速走向世界開辟通道,還吸引了華南、華東等地企業的貨物匯聚成都。幫助國內制造企業迅速拓展海外市場

      ■2024年,鐵路港經開區實現園區地區生產總值478億元、同比增長8.2%。實際使用外資、進出口總額等10項指標在全省國家級經開區中排名第一

      日前,在汽笛鳴響中,一輛滿載百貨、汽車零配件和汽車整車等產品的中歐班列蓉歐速達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出發,駛向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該班列將運輸時效從傳統線路的16天縮減至10天左右,物流效能大為提升。”成都國際鐵路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賴周剛告訴記者。

      越來越多的“成都造”搭乘蓉歐速達班列走向世界,也有越來越多的全國各地商品通過成都中歐班列出口到歐洲。

      當前,成都正高標準打造綜合性交通物流平臺,加快建設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推動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成都國際班列共開行5500列,其中中歐班列達3100余列;全國中歐班列開行1.9萬列,中歐班列(成渝)開行5700列,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運輸時效提高

      幫助制造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現在,蓉歐速達班列成為越來越多客戶的首要選擇。”中鐵物總供應鏈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西南運營中心業務經理劉夢茹說。

      在俄羅斯、白俄羅斯速達班列開行之前,隨著高附加值貨物出口量增大,客戶對運輸高時效性的需求越發凸顯。劉夢茹回憶,公司因此向鐵路港提出了進一步降低運輸時間的需求。

      說干就干。蓉歐速達班列按國際鐵路運輸定站點、定線路、定車次、定時刻、定價格全程組織,實現全程各段運輸無縫銜接和穩定可控,時效精準且服務優質。該班列的運輸時效縮短,物流效能大為提升。

      “尤其針對電子產品、汽車配件等對時效性要求高的高附加值貨物,有效降低其滯留風險。”賴周剛介紹,蓉歐速達班列不僅為“成都造”產品快速走向世界開辟通道,還吸引了華南、華東等地企業的貨物匯聚成都。

      企業“膽子”變大。“蓉歐速達班列開通后,不少成都乃至西部地區的出口企業反饋,與歐洲合作伙伴簽訂合同時更有底氣和信心了。”賴周剛提到,該班列已成為成都國際班列特色運輸品牌,在至波蘭羅茲、俄羅斯莫斯科等方向實現雙向穩定常態化運行,為出口企業安排生產計劃提供了便利,確保準時交貨。

      不僅如此,蓉歐速達班列還幫助國內制造企業迅速拓展海外市場。從成都駛往歐洲的貨物,既滿足了當地民生需求,又支持當地產業發展,還深化了成都與其經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產業協同互補與經貿合作。

      賴周剛透露,下一步在班列開行方面將更加精細化,把握“經濟性、時效性、穩定性、服務性”,推動中歐班列蓉歐速達提能升級,拓展班列站點的開行,探索增加境外更多樞紐核心節點分撥城市,提升“一帶一路”多式聯運樞紐多元化通道網絡及區域物流輻射能力。

      提升樞紐能級

      吸引優質企業聚集成都

      “公司的業務量較去年增長一倍。”劉夢茹告訴記者,成都的樞紐優勢激發物流市場活力,為其帶來業務增長。

      玉湖冷鏈是香港玉湖集團旗下的冷鏈食品供應鏈企業,2021年落戶成都鐵路港。作為成都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玉湖冷鏈成都園區目前已引入600余家冷鏈食品流通行業優質企業入駐。

      香港玉湖集團總裁、玉湖冷鏈董事長郭立民提到,成都是中國西部開放高地,為跨國企業創造了優質的營商環境和獨特的發展機遇;成都的國際核心物流樞紐功能,為生產型和貿易型企業降低物流成本、開辟進出口雙向國際貿易通道提供了支撐。郭立民表示:“未來將深化和成都的合作,利用‘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打造數字貿易樞紐節點,賦能園區。”

      玉湖冷鏈的選擇與規劃,正是成都國際鐵路港發展活力的體現。記者了解到,2024年,鐵路港經開區實現園區地區生產總值478億元、同比增長8.2%。在全國綜評中進位19名,實際使用外資、進出口總額等10項指標在全省國家級經開區中排名第一。

      蓉歐速達班列的高效運行、載體與企業攜手提升樞紐能級,這都是成都自貿試驗區持續深化改革的生動實踐。自掛牌以來,成都自貿試驗區探索形成740余項改革實踐案例,10項制度創新成果被國家層面采納并面向全國推廣,制度創新指數連續7年位居全國同批次城市首位。這些豐碩成果為成都建設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入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加快建設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高質量打造“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成都集結中心,實現降本增效5%以上,持續以物流樞紐建設為抓手,推動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王柳 吳茜 攝影 曾書睿)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