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四川

    一季度四川經濟總量平穩增長、工業經濟三個“持續”、消費品市場穩中有進……

    平穩開局背后蘊含“新”動能

    2025年04月18日07:3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平穩開局背后蘊含“新”動能

      四川經濟“一季報”

      今年一季度四川GDP同比增長5.5%

      工業經濟強勢回升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自2024年一季度之后,增速再次重返7%,為近12個季度的高點

      向高端化邁進

      ●全省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5%,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6.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9.6個百分點

      ●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5.6%、21.9%

      ●智能電視、智能手表、民用無人機等產品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85.2%、75.1%、34.5%

      向“新”調整

      ●全省工業機器人、傳感器、半導體分立器件等產量分別同比增長20.9%、23.3%、25.4%

      ●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專精特新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增速高于全省工業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

      綠色轉型

      ●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釩鈦產業增長迅猛,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45.7%、11.5%和15.4%

      生豬

      ●出欄1581.2萬頭,出欄量同比由去年全年下降7.7%轉為增長0.2%

      投資

      ●穩步恢復,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4%,增速比前兩月加快0.8個百分點

      消費品市場

      ●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7003.4 億元,同比增長5.2%

      4月17日,四川省統計局發布2025年一季度四川經濟“成績單”:一季度四川地區生產總值為15246.92億元,同比增長5.5%。在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的背景下,四川經濟實現平穩開局,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奠定良好基礎。

      如何看待這份“成績單”?經濟增長背后有哪些動能支撐?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和有關專家學者進行了解讀。

      經濟運行平穩發展穩中向好

      下一步要著力穩外貿擴內需,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不斷鞏固和增強全省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

      今年一季度,四川GDP同比增長5.5%,高于全國0.1個百分點,這也是自2023年以來,連續7個季度高于全國。省統計局副局長楊治剛用“平穩發展”和“穩中向好”來概括一季度經濟形勢和運行特點。

      除了經濟總量平穩增長,“平穩”還體現在生產供給穩、需求拉動穩、支撐指標穩。其中,重要民生產品、生產要素供給穩定,一季度,四川生豬出欄1581.2萬頭,出欄量同比由去年全年下降7.7%轉為增長0.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增速比1—2月加快了0.1個百分點。

      “三駕馬車”方面,投資穩步恢復,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4%,增速比前兩月加快0.8個百分點;消費規模持續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2%,增速比前兩月加快0.5個百分點。

      全省經濟運行環境方面,財政金融支撐有力,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以及鐵路貨運量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主要的宏觀指標總體呈現平穩運行、穩中有升的態勢。

      “‘穩中向好’主要表現為4方面。”楊治剛說,即“兩新”政策效果好、新質生產力發展好、綠色轉型態勢好和質量效益改善好。以綠色轉型為例,一季度,四川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釩鈦產業增長迅猛,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45.7%、11.5%和15.4%;清潔能源生產優勢突出,全省規上天然氣產量穩居全國第一,同比增長7.9%。

      “同時也要看到中美經貿博弈影響將逐步顯現,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會進一步增多。”楊治剛表示,下一步要著力穩外貿擴內需,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不斷鞏固和增強全省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

      產業向高向新向綠發展

      未來,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優勢產業、高技術產業還將不斷加大對經濟的支撐作用

      工業是一季度經濟運行的一大亮點,發揮著穩定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作用。“一季度,四川工業經濟呈現三個‘持續’的運行特點。”楊治剛介紹,一是工業增速持續回升,二是行業增長面持續擴大,三是優勢領域持續領跑。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自2024年一季度之后,增速再次重返7%,為近12個季度的高點。行業增長面也在擴大,規模以上工業41個大類行業中有33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行業增長面為80.5%,連續多月保持在八成以上。

      從重點行業來看,前十大行業中9個行業實現增長。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受外需提前釋放、算力加快布局等多重因素影響,增加值同比增長18.4%,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4個百分點。汽車制造業受新能源汽車生產穩步擴張、傳統油車優勢車型提檔升級等帶動,增加值同比增長22.5%,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0.7個百分點。此外,電力、電氣、鋼鐵、化工等重點行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為全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提供穩健支撐。

      除了量的合理增長,也有質的有效提升。近年來,四川將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經濟增長主引擎,大力實施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行動。“今年以來,我省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引領工業經濟提質增效。”楊治剛表示,特別是在部分產業、產品上,體現向高、向新、向綠發展成效。

      產業向高端化加速邁進方面,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5%,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6.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9.6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5.6%、21.9%;智能電視、智能手表、民用無人機等產品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85.2%、75.1%、34.5%。

      工業經濟結構向“新”調整方面,一季度,全省工業機器人、傳感器、半導體分立器件等產量分別同比增長20.9%、23.3%、25.4%。以專精特新企業為代表的新企業發展加快,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專精特新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增速高于全省工業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

      四川省發展與改革研究所高級經濟師魯榮東認為,新質生產力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既是大勢所趨,也為四川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活力。未來,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優勢產業、高技術產業還將不斷加大對經濟的支撐作用。

      擴內需促消費更加迫切

      下一步我省將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宣傳力度,聚焦夜間消費、煥新消費、潮流消費等重點領域,最大限度釋放消費活力

      數據顯示,我省消費品市場總體穩中有進,一季度,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03.4億元,同比增長5.2%。

      “這個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了1個百分點,盡管低于去年同期,但在當前大背景下,這已是一個很不錯的表現。”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盛毅看來,前期政府出臺的系列提振消費政策措施效果已經顯現。

      相關消費數據也印證了這一看法。一季度,全省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零售高速增長,對消費市場的拉動作用突出。其中,限額以上通訊器材類零售額由上年全年下降轉為一季度同比增長105.1%,其中智能手機類同比增長113.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同比增長11.3%;3月當月汽車類零售額同比增長6.8%。省商務部門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四川家電以舊換新和數碼產品購新補貼突破400萬件。

      在看到好的一面的同時,盛毅也提出隱憂——隨著相關政策紅利的加速釋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較高增長的壓力也在增大。“政策需持續發力、加大發力。”西華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俊認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在外貿發展面臨挑戰明顯增多的情況下,擴內需、促消費變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

      新的消費增長點在哪里?在盛毅看來,在穩住消費基本盤的前提下,亟需拓展新的消費場景,增加優質服務供給。例如,擴大家政、餐飲等重點領域消費,增開銀發旅游列車,更好滿足居民服務消費新需求,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推廣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釋放更多消費新活力。

      劉俊建議,不僅要做好消費拉動增長,更要做好擴大開放這篇大文章。“簡單說就是對外開放、對內放開。”劉俊說,如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推進內外貿一體化、貿易便利化。同時,政府要在生育養育、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民生領域強化保障措施,解決群眾后顧之憂,讓居民“敢消費”。

      楊治剛表示,下一步我省將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宣傳力度,聚焦夜間消費、煥新消費、潮流消費等重點領域,最大限度釋放消費活力。與此同時,落實國家“穩外貿”“穩企業”等政策舉措,做好外貿企業轉內銷工作,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俊伶 邵明亮)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